分享

“赤脚”医生是体面的退隐

 柏涂hyzvi9113s 2020-05-07



近日,得知我们在寻访永泰名中医,红星乡乡贤徐寅生推荐了徐华民医生。徐华民是红星当地比较有名的“赤脚”医生,是永泰县较早考取行医资格的中医之一。1993年十月,徐华民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当我们到达徐医生位于红星礼柄村的卫生所时,正巧他刚接诊完一批患者,有了接受采访的空闲。


徐华民说,他的医术传自他的父亲徐凯欢(1924年-1984年)。徐父曾就读于永泰同仁中学,毕业后到白云区工作,担任区长,解放后休致在家。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济世救民”的儒学基因,让徐父无法轻易享受安闲。因此,他回乡后不久就开始一边当小学老师一边自学中医。经人介绍,徐父结识了当时红星名老中医吴达如,吴老先生不仅指点他学习医术,还借其很多医典阅读。


1968年,徐父学成中医后回到村里,时值礼柄村卫生保健站倒闭,村民们普遍缺医少药。当村民们得知徐父颇懂医术,就纷纷邀请他出山,村干部、村民们自发筹集了几百块钱购买了药品、归置了场所,就这样,徐父和他的学生江位奖一起重建了礼柄村卫生保健站——学生江位奖负责配药,徐父负责坐诊,至此,礼柄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极大缓解。


1974年,16岁的徐华民中学毕业,白天干农活,晚上开始自学中医。中学毕业后,徐华民曾有一段出外打工的经历,不久即被父母召回家,理由是他的哥哥不想学医,只好由他来传承父亲的医术。跟随父亲学习五年后,1979年徐华民就到徐父的卫生所帮忙配药。直到1984年徐父去世,徐华民跟随其父整整学习了十年中医。从最开始的不愿学习到后来的潜心钻研,都归功于徐父的耐心教导。1985年徐华民就顺利考取了卫生员(中医),下半年参加了县里卫校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


徐父当年不想让徐华民继续升学的原因,就是担心他书读太多、学历高心气高了在村里待不住。在徐父看来,读书人既想安稳度日,又想济世救民,从事中医是门不错的出路,于国于家皆有益。且永泰山区偏远,在自己之后,不知是否还有年轻医生接手保健站,或许是自己的身体原因,让徐父不得不早早做下打算,他觉得要对众多乡亲长年的照护有所回应。


因此,即使徐华民最初的学习进展并不太好,他也从不苛责,而是悉心教导,潜移默化中,让徐华民逐渐摸到门道,认真钻研。在诊治上,他教导徐华民除了基本的阴阳五行、四诊八辨证外,还要结合病患的职业、居所环境以及家庭境况等进行分析研判。在处方上,他教导徐华民,要多辨识本地中草药(如苏子、栀子、车前子、竹叶、紫花地丁、麦冬、苍耳子等本地都很常见),尽最大可能减少病患的诊疗开支。毕竟,在过去的年月,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日子都不算太好。


循着父亲的教导,徐华民医术日益精湛,在诊疗的病例基础上,他研发出了好几个秘方:专门针对如颈椎病、腰病以及风湿病的诊疗。徐华民说,赤脚”医生的赤脚,其实就是放下听诊器就可以拿起锄头下地干活,没有脱离农业生产, 且和村邻乡民保持着密切的生产生活来往,彼此熟悉。他认识的许多“赤脚”医生都有一些独门绝技。在基层行医,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诊所的招牌。因此,他接诊的病患,除了红星乡本地的外,还有一些来自盘谷、永泰城关、闽清、莆田等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徐华民介绍,急病用西药见效快,慢性病还是多用中药调理。当前他给村民看诊,中医、西医诊疗方式各半,在两者间他可自如切换。处方给药多由村民自主选择,喜欢西药,他就开西药,喜欢中药,他就开中药。一般人印象里说中药便宜,其实不尽然,有时根据患者的实际,他也相应要开一些名贵的中药,如防风、白柴胡、羌活等。因为目前市场受限,种植费、炮制费等人工成本高,有些中药价格甚至还高过西药。中药若能广泛纳入“国家基本药物”,那么市场就会更加活跃,相关成本也会降低很多,那么通过医保政策的实施,就可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现在很多“赤脚”医生都具备行医资格,且行医经验丰富,但是也面临一些窘境,国家的一些医疗政策大多只到乡镇一级,村一级的卫生员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很多村级卫生所只能自负盈亏,比如医疗垃圾处理费,诊所日常卫生费、水费、电费等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虽不用像上世纪80~90年代挨家挨户做工作打预防针,但是老人家庭保健、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服务、慢性疾病患者建档立卡医疗管理等,还要进行随访,工作量还是不少的。能否吸引年轻人到村里,关键还是看待遇。


徐华民的儿子是厦门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已经不从事医疗行业了,下一个在礼柄接替徐华民医生的是谁呢?“赤脚”医生呵护了万千村民的健康,谁来守护“赤脚”医生的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