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坚宏:种植户和米企对优质稻需求强烈

 昵称37581541 2020-05-07
本期内容刊登在《江苏农业科技报》2020年4月22日市场版。作者:江苏农业科技报记者 徐旭

往年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稻谷价格较高,但去年的价格与普通品种相差不大,尤其是到了12月份以后,价格一路走低,甚至出现“卖粮难”的问题。江苏姜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坚宏认为,越是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为提升效益,种植户和大米加工企业对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需求越强烈,优质稻市场大有可为。
种植户看重品种综合性状
刘坚宏表示,为提高种田效益,大户自产自销的意识在增强。他熟悉的几个大户这两年购进了小型大米加工设备,都在走卖米这条路。这就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产量要高,而且米饭要软、香俱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种植户的青睐,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种植户对食味品质突出且高产的水稻品种需求强烈。”刘坚宏说,去年他销售了少量南粳3908种子,基本都是散户种植。根据后期追踪反馈,南粳3908亩产一般在700~750公斤,而且米质好、综合抗性强,因此今年继续种植的农户很多。很多大户主动到门市购买南粳3908稻种,今年该品种的稻种销量达到了十万多公斤。
加工企业更注重品牌打造
刘坚宏告诉记者,今年他和一个熟识的米厂达成了1万亩水稻订单种植的协议,全部选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其中就有南粳3908。问及是因为什么契机与米厂达成了合作协议?刘坚宏说,去年为帮助种植户售粮,他给相熟的米厂提供了几万公斤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后上调售价出售,结果销量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市场反响特别好。因此,米厂老板开始考虑以优质稻米打造品牌,走中高端大米销售路线。
“订单种植能够保证加工企业做到专收专储专加工,一改多年来单纯以低价收购混合粮或购买陈化粮冲抵成本的购销策略,从而以优质品牌大米争取市场占有率,更加注重品牌效益。农户通过订单合同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解决了‘卖粮难’的问题,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经销商也能将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种子销售出去,这是三方共赢的好事。”刘坚宏坦言,很多米厂还缺乏品牌意识,长此以往就会遭遇市场危机。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对大米食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价格已不是购买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了。
经销商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作为种子经销商,要改变单纯卖种子的想法,要顺应农业市场变化,改进新品种推广模式,改拼种子价格为拼全产业链服务。”刘坚宏介绍说,第一,实行新品种展示推介。公司有专门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很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的新品种(系)都会在基地先做试验示范。公司组织观摩活动,让产销双方认识和认可新品种。2019年基地示范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系)就有20多个。第二,强化配套栽培技术服务。好品种配套好技术,才能种出好大米。他经常请农技专家到种植户的田里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上的问题。第三,联络粮食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加强产后服务。今年1万亩优良食味粳稻订单种植,将让种植户享受到全程保姆式服务。
刘坚宏介绍说,公司加入了在去年年底成立的姜堰优质稻麦产销联合体,该联合体以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等销售主体开拓市场为引领,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为依托,上接市场、下联农户,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增富。通过产销联合体的构建和运作,更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为种植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