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wsyqn 2020-05-07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杨贵玉,1970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画院特聘画家,沧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科学历2006——2007年于天津美院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2012年于北京现代工笔画院色彩班专题班进修学习,作品先后参加十届全国美展、2007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第16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美术特展等重要展项,2016年被河北省文联、美协授予首届有突出贡献奖。2009年作品《秋水净芙蕖》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文论发表于各类书刊。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在中国画的大语境中,每个画家和他的画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释放出自己的话语。有意或无意,杨贵玉事实地运用罗汉竹的独有语言,有益地尝试着把他的竹栽种在中国画的真实语境中。在《竹》这幅画中,一杆杆罗汉竹铺张成连天接地的大气势,形成一种厚重的或扩张或收缩的力量,似有语,似无语,似无语却有语,似有语却无语。或许,画家想要的和这幅画真正形成的是无语之语 。竹,像没说甚么,又像说了甚么,最终的,竹的话语会不会就说进了竹本身,会不会就说进了画本身,会不会就说进了画家和读者的内心,需要再看,再往长处看。相信杨贵玉和他的画是经得住往长处看的。存在决定话语,话语决定存在。杨贵玉的竹,决定了杨贵玉竹的话语存在。杨贵玉竹的话语,决定了杨贵玉竹的存在。在《竹》这幅画中,竹,说明着一幅画的存在。一幅画,说明着一个画家的存在。一个画家,用画说明着画的话语的存在。这是杨贵玉和他的画他画中的竹他竹的话语圆满构成的关于存在的相互说明。从此,中国画的罗汉竹存在于中国画中,杨贵玉的《竹》便是一个说明。让生长的希望生长。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看杨贵玉的《竹》,我会联想到生长这个词,会从这个词出发,联想到生命、爱与美与意志的种种关系。这是一幅好画生长在心情上的结果,让心情也生长。看画,我愿意看出来从一个画家到一幅画甚至一种题材积极生长的意义。当代中国画坛,画出来一个画家,画出来一幅画,画出来一种题材,都具有积极的生长意义。杨贵玉和他的画,正呈现生长的态势。《竹》可能生出的意义,是让生长的希望生长面貌地看杨贵玉的竹,我可能感受的是中国画昨日的风霜雪雨在画中形成的今天的样子。今天的样子,是从昨天进步来的,是与中国画的时代面貌符合的。当一个画家无愧于一个时代,真正进入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代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进步了,我们的希望生长了。不单是画家这样。

(作者:李文岭)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杨贵玉——融合需要勇气

融合与革新是近百年来中国画探讨的主题,也是动力核心。若没有这种思想的指引,中国画不可能有后来的繁荣。

  《周易·系辞下》中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见,古人早就明白“变”的重要意义。唯有“变”才能长久,才能立足于时代。诚然,中国画需要不断纳入新的元素;但新元素绝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要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创新者要具备超强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对平日的惯性描绘进行改变。生活中有些人每天都坚持学习,可效果并不明显,为什么呢?我想,首先要反思一下大方向的问题,其次是要考虑是否有深度的要求。这就涉及“改”和“融”的问题了。有时,对各类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是改变的开始。这看似很低级,但却是根本。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今天,我们看到国画作品中有西方绘画中明暗的变化、色彩冷暖的变化,甚至有透视的存在,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稀奇;但在改革之初,由于传统里没有这些概念,所以哪怕是一笔一画的改变,画家们都是冒着风险一点点实践出来的。他们通过不断地借鉴、利用,为中国画融进了新的元素,带来了视觉形象的巨大变化,开创了中国画发展的新空间、新纪元。融合改造中国画是需要一种勇气与智慧的,其间风险与机遇并存,改不成可能连原本传统中好的东西都丢了,稍有不慎就会走向歧途。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徐悲鸿创作的《九方皋》《愚公移山》等作品,气势恢宏,视野博大,虽然借用的仍是古典题材,却运用了现代性描绘手法,大量融入西画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成为中西绘画融合的成功典范。其后,他又创作了《群狮》《巴人汲水》《奔马》等作品。这些作品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看后让人动容。在深陷灾难的岁月里,这些作品不仅抒发了当时人民的共同心声,增强了民族的抗争意志、鼓舞了斗志,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让我们再看一看蒋兆和的《流民图》吧。它犹如史诗一般,给观者以深深的震撼。该作一扫中国传统人物画表现高人隐士、渔翁樵夫闲情雅逸之风,而是直接把观者带入那个遍地哀嚎的战火年代。其采用散点透视构图,在人物刻画上加入素描和解剖等西学观点,使画面立体效果极强,增加了厚重感,这不能不说是融合的魅力。

  中西融合派从民间走出的代表人物是刘奎龄。他虽未入过学堂,然勤奋研究中西画理、画法,终集大成,熔古今走兽于一炉,开走兽皮毛画惟肖惟妙之风尚。其画远观能见骨、近察可入肉,品质清雅脱俗又不失浓郁的生活气息。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无论是徐悲鸿、蒋兆和还是刘奎龄,抑或是其他走中西融合之路的画家,他们都是从中西方绘画相关知识、理念、技法的观照中找到新的视角介入,从而为创作注入新信息、新思路、新价值取向,创作出了具有时代风采的作品。面对纷繁变幻的世界,倘若一直采用惯用的“老一套”,势必难以捕捉到新亮点;要准确表达这一变化,就要对新观念、新技法进行分析、学习、补充和利用,这对一个画家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从宏观上看,画家们要多了解姊妹艺术,于哲学、文学、史学、材料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了宽广的视野与豁达的心胸,何愁融合创新不出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呢!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画坛精英-—杨贵玉花鸟画作品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