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羖大夫”百里奚

 三驾马车1966 2020-05-07

“五羖大夫”百里奚

刘向军

在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镇槐下村的一处麦田里,静静地卧着一座普普通通的坟墓。这座普通的坟墓下,埋葬着一位很不普通的历史文化名人。他就是被称为“五羖()大夫”的平陆先贤百里奚。

“羖”是“黑色公羊”的意思,百里奚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称谓呢?

百里奚复姓百里,名奚,字子明。当年,百里奚是虞国大夫,在晋献公采用“假虞伐虢”之计的时候,百里奚反复劝说虞国国君不要借道给晋国,但是虞国国君不听忠言,最终导致虞国灭亡。

虞国灭亡后,百里奚也成了晋国的俘虏,晋献公不识人才,而是把百里奚当作一个普通的陪嫁奴仆送到了秦国。百里奚不堪屈辱地位,就逃离秦国到了楚国,做了一名牧牛的奴隶。

秦穆公得知百里奚之才后,渴望得到百里奚,可又怕引起楚王的疑心,于是提出用五张黑羊皮把百里奚当作一个普通的奴隶交换回来。楚王不以为意,就放走了百里奚。

秦穆公把百里奚这个并不普通的奴隶“请”回秦国之后,立即拜他为上卿,成为左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副总理。百里奚和好友蹇叔一起辅佐秦穆公,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吹响了后来秦王朝一统天下的前奏。百里奚因此被后世称为“五羖大夫”。

亚圣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写道“百里奚举于市”,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往事。乱世中的百里奚没有向坎坷的命运低头,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在异国他乡重新开创了更耀眼的事业。

不听忠言的虞国国君,成了一个历史的笑话,给后世留下了“假虞伐虢”的千古教训;才智过人的百里奚,成就了万世英名,给后世留下了“五羖大夫”的一段佳话。

在平陆槐下村麦田里的这座普通的坟墓,昭示着古虞先贤百里奚历经2600多年而魂魄不死的伟大存在。

2020.5.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