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四中:教育始于家庭

 老玉米棒 2020-05-07

  4月20日,北京四中家庭教育论坛举行。一千余名家长、教师和家庭教育专家,围绕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10位家长代表宣读了北京四中家庭教育宣言,记录了北京四中150个真实家庭教育故事的新书《始于家庭》正式发售。

  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不需要表扬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需要做到两点:做好表率,摆正位置。他说,北京四中曾多次在学生中做过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影响道德和品质养成的最重要因素来自父母和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暴露在孩子的视野中,因此,父母一定要先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展现出一个真诚、真实、表里如一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原则”。其次,要将每个家庭成员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错位很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生活中的错位,比如自我中心、目无他人,多年来我目睹了许多‘错位家庭’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悲剧”。

  刘长铭通过介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的奖赏实验告诉家长,“孩子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不值得骄傲和肯定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他们放弃努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学会多赞赏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少赞赏孩子可能因先天而拥有的特质,比如聪明、有天赋,等等。

  刘长铭说,教育原则是科学,教育方法是艺术。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父母来说,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成为了父母,可以说是“无证上岗”的一代父母,这就需要父母多一份责任感,要从做父母开始开启新的学习历程。

  父教缺失影响孩子一生

  有调查显示,当前七成以上家庭的日常教育工作主要由母亲承担,大中城市学校中八成以上教师为女性。针对该现象,现场专家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教缺失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美国60%的强奸犯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72%的未成年杀人犯是在父亲缺席环境中长大的。父亲会给孩子权威感、纪律感和约束感,会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做好父亲应该是男人事业中的一部分。

  北京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指出,在孩子的成长中应该“健康为本、道德为魂”,父母在价值观和品格方面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国学教育专家朱翔非认为,家庭伦理本身可构成人生的终极目的,因此,伦理教育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专家于秀更是提出了“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否则会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线。”她说,人有自我实现的本能,而很多中国孩子被剥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希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早日从  “春蚕型”向“春雨型”转变。

  论坛上,7位北京四中高一学生的情景剧表演,将现实生活中父母们的种种表现表演得惟妙惟肖,引得现场观众不时发出笑声,并产生共鸣。不少北京四中学生父母也上台分享了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收获、反思和感悟。一位母亲在给高一儿子的信中,充满感情地说:“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妈妈便把你带来了这个世界;也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妈妈便开始了独自抚养你和妹妹的忙碌生活……只有你们安好,妈妈的世界才有阳光,而你们怎样才算安好呢?我以为,要安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高二学生孙弋雯的妈妈,则不仅收藏了女儿4岁时留给自己的第一张“便条”,而且记录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创作的各种图文作品,她觉得,孩子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是家庭文化的传承。

  异性交往是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重要环节

  在当天下午的10个分论坛中,北京四中初高中部的近300名教师被分成了10组,有针对性地与初高中家长进行深度交流,现场还配有专家进行分析和点评。在第二小组分论坛上,师生以“如何面对孩子的异性交往”为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一位现场专家指出,父母不必对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过于敏感,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不当的异性交往存在很大的风险,“7年前的一项针对北京市中学生的性关系和性行为调查结果已超出我们的想象,而重点中学学生的两性关系态度甚至表现得更为开放”。她说,青少年现在很容易通过网络获得两性方面的信息,因此,简单的信息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们讲事实,帮助他们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结论,“要高度关注,但不要急于表态和干涉,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

  北京四中心理教师孙晓峰曾接触过不少相关案例,“曾经有一个在校中学生因性行为而导致女友怀孕,他们不敢告诉双方父母,只好自己联系旅馆住宿和找医院堕胎,在不能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向我求救”。她说,很多时候父母其实并不知道孩子们在经历什么和正在独自承担什么,“面对异性交往,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父母如何与孩子一起承担和面对人生中的压力与责任”。她认为,异性交往已不是一个简单而孤立的问题,而是青少年人格成长和成熟中的一个环节,父母应该意识到这是促进孩子成长和成熟的宝贵机遇,是引导孩子形成良好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机遇。

  曾撰写过《危险青春》一书的于秀,对于青少年异性交往提出了3条建议:第一,为孩子设置异性交往底线;第二,尊重孩子的情感流露和情感选择;第三,接纳孩子,无论他们犯了什么错。(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

  附:北京四中家庭教育宣言

  家庭和谐,养育互济;

  爱亲敬老,家风传承。

  教育及时,交流平等;

  角色分明,恰如其分。

  和气待子,藏器待时;

  健康为重,道德乃魂。

  家校协同,相互信任;

  以身作则,与子共进。

  理想激励,塑造精神;

  家国情怀,开阔胸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