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布雷”艇背后,是台军布雷部队的悲催现状

 dongchang 2020-05-07
对于台军来说,当代的军备与作战工作,某种程度上是越来越分裂了。毕竟一方面在军费分配尤其是装备采购费上,为了让军费花的“物有所值”,各类看上去高技术的现代化大型主战装备会成为各大军种的“香饽饽”,而那些没有光鲜外表的装备,往往就是“该重视也不重视,说重视还是不重视”。
▲ 所谓“国舰国造”中间,大家第一眼肯定就去看那个“飞弹巡防舰”去了
对于台湾海军而言,这种“光鲜亮丽”体现在海军的驱护舰队上,体现在“国舰国造”的沱江军舰上,体现在怎么也搞不到手的常规潜舰上,体现在吨位巨大的“磐石军舰”上,但无论如何,都不会体现在布雷艇上。毕竟布雷艇本身看起来就很Low,布雷作战听起来也“自我矮化”很没有精神。
▲ 这种“守株待兔”的行为也不符合台军的“进取”形象嘛
这直接导致了一个情况,就是台军虽然在192舰队内专门编制了所谓的海军布雷作业大队,但台军到现在也没有现役的专用布雷舰。最近几年的汉光演习里,台军曾经试过用渔船加装布雷轨道做临时布雷舰,比如在2014年为了在“汉光30号”演习中进行布雷,台海军以征租的方式招标两艘CT3型渔船,并改造为布雷船参加演习,演习结束后恢复原状,标金接近700万新台币。
▲ 渔船布雷作为辅助布雷的手段倒是不奇怪
最后招标竟然神奇地由一家资本额只有5万台币的文体用品公司中标,结果就毫不奇怪的曝出了两艘渔船使用执照早已注销,完成改装也无法出海参加演习,台海军却依然对改装工程予以验收,以至于两艘改装好的渔船直到2018年还丢在基隆港里无法处理的糟心弊案。
▲ 反正折腾了半天,最后台军的布雷渔船也没有成为常设编制单位
此事之后,海军布雷作业大队只能放弃民间征租的想法,转而要求海军调拨舰艇。虽然台军的许多大中型水面舰艇都具备一定的布雷作战能力,但布雷这样区区小事显然也叫不动舰队的这些“主力”,所以最近几年布雷作业大队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用的船,基本就是以登陆舰船为主的151舰队里最不值钱,吨位也最小的“合”字号机械化登陆艇。
▲ 往好听了说,这种连厕所都只有一个直通海里的洞洞的小艇,已经算是“国艇国造”的第一代布雷艇了
布雷这事儿往简单了说,就是把装在船上的水雷挨个往水里丢,所以上至大型水面舰下到小船小艇原则上都能干,但是大多数舰船上都只是安装简单的布雷轨道,丢雷的活儿就需要舰员们用体力一颗一颗奋力往水里推,而布雷要形成雷场,对数量又有相当的要求,层叠的雷场往往需要几十上百颗的水雷才能构成,一颗水雷又重好几百公斤,“合”字号机械化登陆艇好死不死还能一口气带上48个,推那么多东西下水对于小小的“合”字号机械化登陆艇上的作业队而言,无疑是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台军“国舰国造”要搞几艘布雷艇什么的,某种程度上说也算能理解。
▲ 这几十个水雷都得手动推下去,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
不过虽然台军在造布雷艇的事情上看起来痛快地掏了4艘船所需的9.17亿新台币的钱,还许诺将向“中科院”采购自产的新型水雷。但是这2019年5月24日在宜兰龙德造船厂开工,2019年11月14日安放龙骨的布雷艇却是真的没有排面。不光开工仪式是和沱江级的后续舰放在一起凑合办的,2020年3月6日的下水也是静悄悄的少人关注,唯一公开的一组照片还是民间媒体自发前往拍摄的,虽然4月17日在龙德造船厂举行了快速布雷艇首艇树桅仪式,但是台湾从上到下……对这个艇的热情还是不高。

▲ 从开工到下水再到“树桅”……反正就是没人关注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个艇吨位很小,不足350吨,几乎也没有像样的武备,虽然声称有自动化的布雷系统,但最高航速只有14节——考虑到之前作为代用品的“合”字号机械化登陆艇最高航速都有12节以上,这一航速也在台湾的所谓“立委”和“国防部”之间引来过误会。大家都以为这东西应该叫“快速”布雷艇,结果台军告诉大家,这叫“快速布雷”艇——果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什么都有理。
▲ 这艇要是被缴获了,施佬看把雷库改成座椅,搞个渡船其实也……还是算了
在布雷这件事情上,攻势性布雷与防御性布雷确实要求是截然相反的。攻势性布雷由于需要在对方控制区域或控制区附近进行布雷,因此要么需要注重隐蔽性,要么要有快进快出的快速性。在当代的攻势性布雷中,高速布雷舰和低速布雷舰之间那十几二十多节的航速差异并不明显,隐蔽的潜艇布雷和高速的航空布雷反而更加主流。
 ▲ “飞豹”部队经常就会进行布雷训练
这一趋势其实从二战时期就已经显现的相当明显了,英国皇家海军在二战前建造了6艘航速高达35节的艾布迪尔级快速布雷舰,但在作战中,他们只进行了有限的几次布雷任务,更多时候,该级舰都是凭借较强的自卫火力、高航速和水雷库的巨大容积充当快速运输舰,为前线运送各种继续的作战物资。
▲ 这船要给IJN的话……没准瓜岛上的日军能多吃几口大和煮?
对于台湾海军而言,这都2020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反动派那种派海军舰艇到长江口进行封锁的攻势布雷早就不可能再现了,因此从防御性布雷的角度出发,所谓“快速布雷”艇的航速快慢,大多数时候也没有那么重要。唯一值得置喙的,还在于这布雷艇吨位太小,携带水雷数量不会太多,适航性也不会太好,在稍微恶劣的海况下,很可能就无法正常进行布雷作战了。
▲ 当然究竟是船受不了还是人受不了,其实也不好说
上世纪70年代,解放军为了防备苏修在渤海湾内展开两栖登陆,专门为封锁老铁山水道研制并建造了适合防御型布雷任务的918型布雷舰。这种能够一次性装载200枚水雷,有六台布雷机,可在计算机控制下精确自动布设雷阵的布雷舰在当时的世界上也算是独树一帜。结果该舰交船后不到4年,假想敌苏联就轰然解体,随后以完成祖国统一为核心任务的解放军依然有着各种布雷作战任务,但918型布雷舰这种防御型布雷的装备却再也没有派上用场。军队在布雷作战的攻防角色转换,某种程度上也是挺值得感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