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期~ 时间来到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英国人在北海,俄国人在波罗的海都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雷战。 英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海军实力强大,也得益于北海的平均水深只有91米,适合布设锚雷封锁德国海军,如果调换一个战场,来到太平洋战场上,太平洋的平均水深4000多米,扔个锚雷就不知道沉到哪个海沟里去了,难以对敌人构成威胁。 英国人的策略是布雷封锁,用水雷区封锁德国军舰、U型潜水艇进出北海的出入口,为此在英国东海岸,多佛海峡和黑尔戈兰湾的铺设水雷总数估计为19万枚,在整个一战期间布设总数为23.5万枚水雷。 北海布雷行动中的美军布雷舰艇编队
从上图可以看出,德国舰艇想要冲出北海进入大西洋,并不容易,英国人的水面舰艇一直对德国海军具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又能凭借雷障以逸待劳,即使是规模宏大的日德兰大海战,德国也是在英国人设下的囚笼中作战,即使德国战胜,也未必能乘胜突破包围圈。 包围圈的一环,多佛海峡雷障 英国本土肯特郡与法国本土之间的多佛海峡地带,绿色的线条为反潜阻拦网。红色的为英国雷障,中间留出很小的进出通道,仅供英国舰艇通过。 最终英国人用有史以来最大的雷障击沉击伤21艘德国潜艇,如果德国不是那么早投降,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个水雷障碍发挥更大的效果。 德国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水面舰队虽然正面打不过约翰牛,但他们使用布雷舰艇偷偷溜到英国人的家门口布设水雷,击沉击伤了不少英国主力舰艇,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无畏舰大胆号(详见附录,所有水雷击沉的主力舰)。
波罗的海的俄国人为了防御里加湾,也大规模布设水雷,1916年德国人对芬兰湾的袭击中,第10雷击舰分队的11艘大型雷击舰误入俄罗斯水雷区中直接炸沉7艘,成为德国海军最严重的的一次水雷损失。 落后的奥斯曼帝国,一直是俄罗斯人的宿敌,土耳其人在接受了德国海军援助的戈本号战巡之后,倒向了协约国阵营。 由于沙俄迫切需要接受英法援助才能继续战争,而土耳其军队控制着至关重要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军大臣丘吉尔策划实施了加里波第战役,想要夺取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权,打开援助俄国的大门。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Campaign of Dardanelles Strait)中,旅顺港外的历史再一次重演,为了应对盟军炮击,土耳其布雷艇努斯雷特号(Nusret)悄悄布下的26枚水雷,一举击沉三艘盟军战列舰,重创战列巡洋舰不倦的战果。成为一战传奇。
黒海,俄罗斯人采取攻势布雷封锁土耳其交通线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重创原德军战列巡洋舰戈本和巡洋舰布雷斯劳,对土耳其的运输线造成极大威胁。 (海峡围城,外面的英法联军想要进来,死伤几十万人进不来,里面的土耳其人想要出城,出不去,难啊!) 世界上首艘布雷潜水艇蟹号,由俄罗斯人设计建造
地中海战场,在意大利加入同盟国之后,同盟国用布网船建立水雷和反潜网组成的奥特朗托雷障(Otranto Barrage)封锁了亚得里亚海,将奥匈帝国海军锁在笼子里。 虽然这条以反潜为主要目的的屏障并没有阻止德奥潜水艇自由进出,但奥匈水面舰队却被优势的,近在咫尺的三国同盟舰队围困,奥匈帝国几次尝试突破均以失败告终。 【扫雷行动】 早期的触发式锚雷结构简单,必须舰船船体碰触水雷触发引信才会被引爆,因此,扫雷行动一般是用吃水浅的拖网渔船来进行,两条并排行进的渔船拖着沉重的缆绳缓缓从海底扫过,如果缆绳碰到水雷锚链,缆绳会拖曳锚雷的雷索,牵引水雷浮出水面。然后回收或者直接用炮火摧毁。 拖网渔船干这个活和平时出海捕鱼差不多,达达尼尔海峡之战中,这些民用船只在土耳其海岸炮火下畏缩不前,扫雷效率低下,直到后来海军向每艘船派出了军官进行监督才有所改善。 渔船航速缓慢,清理水雷效率不高,随着水雷战的规模升级,海军需要更加专业的扫雷舰艇,这些扫雷舰艇发动机功率更大,航速较快,吃水浅,不容易触发水雷,扫雷效率更高。 被水雷击沉的主力舰列表被水雷击沉的皇家海军无畏舰大胆号,HMS Audacious,25830吨 ~(完)~ 今天这期水雷传奇必须配上这个动图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请点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