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某,男,7岁。长居普兰店市。 2020.4.14.初诊。 主症:频繁眨眼睛,甚至翻白眼(风动之象)。发病两年,近十余日加重。臀部干性湿疹多年(血虚木郁)。平素嗜食水果(寒凉伤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大便数日一行,前干后溏(脾虚土湿)。左脉滑(痰征),右脉弦(木郁)。舌红苔白(土湿征)舌底瘀(血瘀征)。 辨机诊断:木郁土湿,血虚风动 治法:疏木培土,养血息风 处方: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黄芩半夏(疏木降胃)党参(补中气)干姜(温脾土)防风钩藤(息风止痉)生地龟甲胶龟甲(滋水涵木)天花粉知母(降金生水)大黄(降胆木、祛瘀生新)牡丹皮紫草(凉血消疹)泽泻(祛湿),十付,一天一付,早晚各一次服用。 忌口生冷水果,凉菜,牛奶酸奶饮料,油煎油炸,烧烤烘焙食物,海鲜,羊肉,鸡肉,香肠,辛辣食物。 4.25.复诊:抽动症、湿疹诸症好转,纳可,大便1-2日一行,脉滑。 处方:效不更方,再服十付。 随访,病儿已痊愈。 抽动症属于儿童慢性神经障碍,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导致病情的最终改变在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但与儿童精神、心理、免疫等诸多方面的有着很密切的关联。儿童抽动症通常起病年龄是在3-15岁,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 症状轻重常有波动,感冒发烧或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患儿因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停学。 为了方便家长发现孩子的症状,专家列出抽动症的一些症状: (1)表情抽动:缩鼻、步态异常、眨眼、斜眼、扬眉、撅嘴; (2)举止抽动:扭头、扭脖子、耸肩、挺胸、扭腰、腹肌抽动、裸露癖; (3)语言抽动:口吃、不由自主的骂人、说脏话; ![]() (4)声音抽动:嘘声、喷鼻声、口齿不清、音调不均匀、干咳声、吼叫声、清嗓子声、咂舌声; (5)肢体抽动:举臂、抖腿、做怪相、搓手指、握拳、甩手; (6)意识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焦虑; (7)其他:具有攻击性、遗尿。 抽动症在治疗中很容易被缺少经验的医生误诊为其他疾病 将吸鼻子误诊为慢性鼻炎;孩子吭吭“清嗓子”误诊为咽炎;甩脖子,误诊为颈椎病等; 肌肉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等。 儿童抽动症属于中医“痉病”和“肝风”的范畴,主要病因为风和痰,病机关乎五脏,本源在肝,病发于肺。《皇帝内经》中还谈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胜则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故凡一切抽动、搐搦、痉挛、震颤都为风邪偏盛之象,因此本病应属于肝风。有关秽语方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三阳并而上升,故火炽则痰涌,心窍为之闭塞”。属于痰火上扰,心窍被蒙,神志逆乱而发。中医常用《妥瑞康复剂》法则来分析,来治疗。 肝为刚脏,肺为娇脏,一刚一柔,一阴一阳,刚柔相济,阴阳协调,若肝风平息火清痰化,肺气肃清,经脉通润,心静神宁,则病自缓解。因此,中医通过疏肝调肺、涤痰通络、调整阴阳等方法。方用妥瑞康复剂加减调制:柴胡10g、炒白芍24g、茯苓10g、枳实24g、灸甘草10g、苍术10g、茯苓10g、浮小麦30g、大枣5枚辛荑、苍耳子、玄参、板蓝根、山如用钩藤、天麻疏肝熄风以治摇头,清滋而不腻胃,寒凉而不伤正;川牛膝、葛根、木瓜、伸筋草舒筋活络以治肢体抽动、耸肩;白附子、黄连、菊花清热明目以治眨眼;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以治腹部抽动、经常性腹痛。 强迫症:表现为重复动作、强迫思维、重复语言等,以化心经之痰为主,可选用胆南星、木瓜、丹参、菖蒲、竹沥水等清心化痰,化湿和中。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记忆力不好,性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可选用郁金、远志、丹参、菖蒲等入心经药物,清心经之痰热,解心中郁闷,开窍祛痰,宁心安神,以达到安神益智之功。 焦虑、抑郁症与痰热、痰浊有关,常选用灵磁石、珍珠母等,因药性咸寒入肝、心经,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之效;用大枣、浮小麦、炙甘草等以治脏躁等灵活运用。 孤独、自闭症表现为社会能力交往差、不合群、胆怯、固执等,与肝失疏泄、肝胆功能失调有关,可选用天竺黄、胆南星、柴胡、丹参、菖蒲、郁金、远志等清心化痰,疏肝解郁之品治之。 总之,方药的选取运用要灵活,要根据每位患儿的不同情况,结合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注:需把握火候和时间,未经过医师的指导,请勿乱服用!!!可以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灵活应变。 饮食禁忌,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吃辛辣刺激之品:如生姜、生葱、生蒜、辣椒等辛辣走窜之品。2.不喝刺激性饮料:如雪碧、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品。3.不吃海鲜产品及腥发之物:如无鳞鱼、海鱼、海虾等,以及羊肉、公鸡肉、猪头肉等肥甘厚味之品。4.不吃烧烤食品:如烤羊肉串、炸薯条等油炸油煎食品。 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如过度劳累以及家长、学校老师管得太严,作业过多、学习紧张、负担过重,沉湎于电视和游戏机、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引起。因此,家长应督促患儿避免长时间打游戏、看电视、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减少心理压力。学校教师也要积极配合,尽量减少学业负担,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不责怪体罚,多给启发鼓励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专家提醒:儿童抽动症作为一种影响孩子行为、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疾病,在早期预防治疗上,有着很大的需要性,很多家长对儿童抽动症的不理解,忽视其首发症状,导致后期病情加重,恢复难等情况,如发现病情应及时医治。豆根等。 老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 发布时间:2012-12-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