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原则 继续夯实基础,熟悉考点,深入了解考点精髓,提升语文学科品质,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具体做法 (一)整体知识点——查缺补漏,有的放矢。 在一轮专题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考点知识,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点。二轮复习当中,就必须对现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将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暂时放下,有待加强的再通过适当的专题练习来巩固,而对于那些薄弱点,则要重点训练,强化提升。 因此,同学们要重点查看一轮复习中做过的经典试题,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地进行强化训练,归纳总结。同时还要常翻看先前做错的试题。 (二)具体答题:结合文体特点,规范作答。 现代文阅读:要强调思路正确,准确表述。做到: 1、强化良好的阅读思维。 第一步:认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本,能够筛选出重点信息。 第二步,分析题干,带着问题,针对性阅读,逐一解决。阅读过程要由面到点。 2、熟练使用答题技巧。 ①依文答题。根据提干要求,首先找到答题区域,在答题区域内筛选出相关信息。再根据题目要求整合所筛选的信息词句,组织语言答题。 ②依分答题。一般情况下,6分的题,往往需要分3条概述,结合文本做出分析。 文言文阅读:要再一次回归课本,积累文言知识,熟练进行知识迁移。 1、扣紧课本,回归教材,务实重虚,联系迁移,加强积累。 2、关注实词的梳理和积累,进一步掌握一词多义的文言现象,关注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以及文言句式。 3、进一步积累有关文化常识。 诗歌鉴赏:要抓住意象,体悟意境,善于表达。 1、要积累常见意象的内涵 。 2、积累并准确使用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以突出采分点。 3、熟练使用常见的答题步骤,条理清晰地规范作答。 作文训练:要多读,多思,多写。 1、多读高考满分作文,学习审题角度,借鉴论证结构,积累说理语言。 2、多思考材料与时事的关系,说理透彻,使文章对生活有指导性。 3、多写成品文章,练多种能力,熟能生巧。 同学们要尽量做到: ①不间断阅读时评类文章。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提高感悟能力;丰富并充实材料积累,尤其是新鲜材料的积累(最好建立一个材料积累本子,随时抄录或者粘贴),对这些时文或者材料能做出自己的思考。同时,对于老师下发的阅读材料注意保存,时时翻看,并能够和同学交流阅读感悟,丰富自己的思想,加深自己的认识。 ②不间断阅读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首先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过滤高考优秀作文题目,然后按照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面要求,筛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文,反复阅读和感悟:新鲜材料的使用,语言的表达,写法方面的突出特点,等等,吸收他人的营养,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尖子生的后期培养 下一阶段是尖子生能力提升地关键时期,作为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更要为其高考助力,为其发展锦上添花。具体做法如下: (一)班级内尖子生 1、关注尖子生的心态,帮助他们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帮助他们寻找宣泄负面情绪的机会,多与他们交流、谈心,做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 2、细化尖子生的学习目标,在作业方面,在课堂答题方面,在习题巩固方面,多检查,多督促,确保其成绩稳中有进,但是对他们尽量要求有度,以保持心态平和。 3、加强薄弱学科,争取均衡发展。 ①帮助他们改变思想意识,重视薄弱学科,也正视薄弱学科,要让他们明白“付出总会有回报”的道理。 ②安排任课老师个别辅导,努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尖子生薄弱学科的学习效率。 4、重视合作学习,争取共同提高。通过“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的方式编排座位,让尖子生尽量坐在一起,引导尖子生经常进行学法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尖子生更快更好的提高成绩。 5、团结各任课老师,合作培养。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尖子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状态,使教学有的放矢,及时发现尖子生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尖子生更好发展。 (二)学年尖子生语文学科的培养 1、对于xx等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尖子生,后一阶段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能力,巩固现有的语文学习成果,进一步规范其语文思维,强调个别题目的满分追求。引导她们多做新题,开阔视野,作文训练时,大胆求新,以提高发展等级得分,进而提高整体写作得分。 2、对于xx等理科异常突出,而文科相对薄弱的尖子生,在教学中,多加关注,引导他们夯实基础,对于识记性的知识要掌握牢固,对于常规考点,要做到了然于胸,对于常用的答题步骤,要牢牢记在脑中,要多多积累常见的答题术语。要求他们每一节课至少完整地回答一次问题,每天额外选择经典试题进行细化训练,争取在短期内,让这些学生迅速有提升,使语文学科能为其高考助力,不成为其发展中的短板。 3、对于学年排名20——30名之间的学生,更要关注其语文学科的发展,引导其夯实基础,增加时间投入,在刷题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真正形成语文能力,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稳步发展,在高考中考出语文学科的最好成绩。 以上是给同学们提出的几点关于下阶段的备考建议,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发,有较大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