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关工作,这个手段必须学会

 快乐者生存 2020-05-08
明和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机关工作,明面上的东西,都是由无数个“暗”的动作支撑的。所以说,私下沟通太好了,易操作、易掌控。
 

前一阵,我们科室起草了一个文件,按照规定流程,需要征求下级单位意见,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于是,我向下级单位发出了一个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大家几月几号之前把意见反馈给我。

 
01
上报意见各地做法大不相同
 

在收集各地意见过程中,我发现虽然通知写得很明白,但大家做法还是不同,其中有一个不同给了我很大启发。

按照通知要求,有的地方公事公办,准时把意见寄给了我,我也在是否报送意见表上给这个地方打了勾,算是完成了任务。

而有的地方,因为这是涉及到提意见,所以在通知要求之外,提前给我打来了电话,私下和我探讨了一下他们要提的意见。

人家说得也很明白客气。说是站位不同、水平有限,但还是要尽心尽力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可是又担心自己提的意见不对、贻笑大方,所以特意打来电话,提前沟通,请我把把关,对于不妥当的意见就不再提了。

这话于情于理都明白至极,我自然也很受用,随后便畅快地和来电话的人交流探讨起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不在话下。


02
私下沟通至关重要

随着收集的意见越多,接触的地方越多,我越来越发现提前给我打来电话沟通的人很聪明,我得向他们学习。

首先,可以保证自己少犯错误。领导对各地意见很重视。但有的地方提的意见一大推,有水平、真管用的没几个。当我把汇总好的意见交到领导手里时,领导立马就翻看起来。可是越翻眉头皱得越厉害,到最后,干脆把文件一合,嘴巴开始放起炮来。说某某地怎么回事,不懂瞎提,有的事我说过多少次了,还不明白。哈哈,估计领导肯定会在心里给这些地方记上一笔。

其次,可以保证事情有回旋的余地。人类的很多事情就跟舞台表演一样,当真正上台演出时,那都是提前演练了多少遍的了。机关工作更是如此,一旦走到明面上的程序、落实到纸面上这一步,那都应该是提前谋划、私下研究了很多遍的,因为领导要确保成熟可控、万无一失。而这就需要私下沟通。否则,毫无把握,就贸然把事情抬到桌面上,后悔都来不及。事情总归是不可逆的。

第三,可以让人提前有准备、至少能表示对人的尊重。人类就是这样,预测未来是我们的能力,因此妄想掌握未来又成了我们的欲望。机关工作中,自己要采取影响到对方的行动,提前私下沟通告知对方一下,让对方有个准备,对方会很受用。有的人在会上提意见,遭到对方的反对,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意见本身有问题,而很可能是对方觉得你不懂规矩,没有提前告知,他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03
学会使用“明”和“暗”两条腿走路
 

很多时候,的确如此,对方什么也没说,就一纸公文过来,总觉得有些生硬、心里不舒服。其实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也没那么麻烦。

这样想来,什么事情不是如此呢?按照发展联系的观点来考虑,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下子蹦出来的,都要有个谋划准备阶段。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这个谋划准备阶段比实施阶段更重要、更关键。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像花儿绽放,它的绽放也就几天,而支撑它绽放的是前期数日的成长。昨天我发文说会务组织也是如此,在24个节点中,会前准备就占了16个。

所以说,我们做事情,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动作,关键是要看到支撑这一动作背后的动作。要学会使用“明”和“暗”两条腿走路。

很久之前,我打算请几个不同部门的年轻同事吃饭,联络一下感情。头脑简单,把大家拉到一个群里,就开始问大家什么时候有时间。结果不是这个有事,就是那个有事,总找不到一个大家都没事的时间,整得很尴尬。到最后,我一气之下,定了一个时间,你爱来不来。

后来,我发现有些人比我聪明多了。请大家吃饭,从不提前建群。而是提前私下挨个询问每个人的时间,等都谈妥了,这家伙再建群。你没时间不参加的,我也不拉你进群。这样群里就是一派和谐融洽、一呼百应的气氛,就显得这次喝酒吃饭很成功、很受大家欢迎。

工作中的事情更是如此,重要会议都不是研究事的、而是用来宣布事的。具体怎么做,人家在会前早就研究好了,如果没研究好,没把握,这个会是不会开的。

总之,一定要有私下沟通的意识,一定要有“明”和“暗”两条腿走路的意识。而且有时候,“暗”的这条腿比“明”的这条腿还要有力、有用、有效。

绝不能只看表面,只用“明”的这一条腿走路。要知道,“一条腿”是永远跑不过“两条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