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师的三种眼光

 昵称503199 2020-05-08
语文教师是“天生”的,语文教师的成长是靠一点一点的积累,一天一天的积累,在不断的钻研学生、钻研教材、钻研课堂中成长起来的。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种目光。

第一:完整的眼光

通过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完整和谐的人。促进学生的思想与技能协同发展,摒弃以往应试教育下的机械训练和分数为先;组建完整的课堂。在许多的听课活动中发现,许多的课堂活动设计表面看似与教学环节相吻合,但究其本质而言,课堂活动设计之间并非紧密相连。比如:课堂探究。课堂探究应当学生真正的去探究,去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现实是成为学生猜教师心思的活动,导致这样的探究活动与其他活动相分离。

第二:素养的眼光

语文教学外在追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果语文教学仅追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属于一叶障目。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素养积累的外在表现,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即支配学生听说读写等外在行为的内在因素。树木根基的强盛自然会枝繁叶茂。

第三:教学目标的眼光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前提,备课时要深入研究学生与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乎课程理论的教学活动。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到学生什么,能使学生获得什么样的有益收获,教学活动能否达到这样的目标,用一句话总结:教学活动千条线,教学目标一根针,即,无论怎样的教学设计,都是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而设计。

课要老实一点、朴实一点、结实一点。老实一点,上课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更不能上成作秀课;朴实一点,针对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来上课,让学生在课堂之上真正有所收获;结实一点,教学课程要在理论层面站得住,立得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人生精彩尽在演绎之中,质朴之中方显大千世界,平凡而不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