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女性有四大健康杀手,一旦被它们盯上,治愈就十分困难。
这四大健康杀手分别是乳腺癌、支气管肺癌、结肠直肠癌、子宫癌。 这其中子宫癌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事实上很多女性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子宫也会出现问题。 很多人不注意损害子宫健康的行为习惯,日积月累下来,到病情发作时一切都晚了。 互联网时代大家了解信息十分方便,但是子宫健康很多女性还是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都以为子宫仅仅只有孕育孩子这一个功能。这也让子宫癌患者不断趋向年轻化,子宫癌发病的最小年龄仅有17岁。 但是,子宫的作用远不止生育这么简单。 
没有子宫,你可能永远高兴不起来 子宫不仅是生育器官这么简单,子宫是维持女性月经和内分泌的重要器官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子宫的功能: ① 月经和内分泌受其影响 月经的准时到来也标示了女性的健康,同时也是女性新陈代谢的方式之一,对排出毒素以及促进造血系统的更新都有一定作用,当子宫被切除之后,这一功能也就会随之消失。 ② 生育功能受到影响 受精卵需要在子宫内不断生长直到出生,所以没有子宫也就谈不上生育了。 ③ 免疫功能 子宫是女性全身免疫系统的其中一个环节,而且起到阻挡外来侵物的重要作用。没有了子宫也就意味着失去一个提高免疫的有力保障。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因为特殊原因不得已只能切除子宫。 女性患者认为切除子宫就意味着疾病会斩草除根,然而一旦没了子宫,对身心影响可是非常大的。 心理伤害: 切除子宫之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直线下降,从而影响到中枢神经递质的分泌和代谢,导致情绪受到影响,比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落等现象也会随之出现。 如果是没有生育过的女性由于失去了子宫,觉得自己以后不能当妈妈了,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患上抑郁症。 即使是生育过的女性,面对失去子宫的事实,大部分也无法接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面对现实。 子宫癌有哪些预兆?
如何提前判断子宫癌的前兆? 极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现象。 (1)阴道流血 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月经周期以及经间期出血以及绝经后阴道流血,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并伴有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 若癌肿累及宫腔,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髓部疼痛。晚期会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应对子宫癌,防大于治 因子宫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不容易发现,发现的时候通常已经是晚期。 因此,重点应放在早期预防、早期发现上。 《英国癌症研究》的研究报告显示,1/3的子宫癌病例都与体重过重有关,肥胖妇女易罹患子宫癌,原因可能是过多脂肪产生荷尔蒙,同时成长分子导致细胞复制,增加肿瘤形成的机会。 没错,肥胖是子宫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既然子宫癌早期不易被发现,就更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首当其冲的就是减肥。 减肥不只是针对那些看起来胖的人,有些人很瘦,但是脂肪含量很高,这类人也需要注意减肥。 快看看你是否肥胖? ① 看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 例如: 体重55kg、身高160cm, BMI指数为55kg÷(1.6m×1.6m)=21.5 中国人的BMI标准: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4.99 过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高于32 ② 看腰围 男性不论高矮,腰围>85厘米(2.55尺),女性>80厘米(2.4尺)就是肥胖了。 
防肥胖要这样做: ①选小一点的食物容器 每天摄入热量过多是肥胖的一个原因。想控制饭量,试着把你的餐盘变小一点,比如,从12寸改为10寸,你就可能少吃22%的食物。 ②多细嚼慢咽 吃饭过快也是影响肥胖的因素之一。吃饭时不妨每次一小口,细细咀嚼至少5下以上再吞。时间上,努力做到每次早餐20分钟以上、每次午餐30分钟以上、每次晚餐40分钟以上。 ③每天吃糖不超过6茶匙 每天游离糖摄入量不超过所摄取全部热量的10%,可减少超重、肥胖的风险。不超过5%,即相当于每天摄入不超过6茶匙糖,则更好。 要小心隐性糖,如番茄酱,一汤匙番茄酱就包含一茶匙糖。所以,放下手中的甜甜圈,少喝水果汁、啤酒,做菜时少用番茄酱。 ④每天快走30分钟 快步走能帮助保持身材!与从事其他运动的人相比,经常快步走,每次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体重更轻、腰围更小。 ⑤坐要挺腰直身收腹 “葛优躺”虽舒服,但会对脊椎造成很大的压力,特别对于腰围正在变粗的人来说这个姿势对腰腹也有不良的影响。保持挺腰收腹,其实也在锻炼腹部肌肉,日积月累对减少腰围非常有用。 
子宫癌的预防其实并不难,只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作息,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子宫。 但由于很多女性对子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是有很多子宫癌的患者出现,如果你也是看了这篇文章才了解到了子宫癌,请转发给身边人,让更多人了解这项病症,及早开始注意、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