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生的成熟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如果这时患了癌症,将是何其不幸。许先生就遇到了如此不幸。
但由于检查及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许先生又是万幸的。许先生是我院职工的亲戚,今年刚满40岁,前几天,由于上腹部胀满不适住院。行常规行胃镜检查,也幸亏这次及时的检查,让他幸免了人生的这一大不幸。刚进食管,普通白光下不容易发现病变在何处。
转换到NBI模式下,可以看到与正常粘膜不一样的较清晰的病变的边界。活检后送检病理,显示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癌前病变。确定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治疗。
治疗之前进一步做放大内镜看食管病变粘膜。
可以看到明显的食管IPCL的改变。
做内镜下粘膜切除(ESD)之前再次碘染色确定病变的边界。
碘染后用NBI观察可以看到病变处的银色征。
电刀切除时先标记出需要切除的边界。
完整的切下病变的食管粘膜(这个过程是需要相当好的技巧的)。
术后的标本平展后固定,病理科还要进一步确定切缘是否干净。
此病例术后病理是高级别内瘤变,切缘阴性。
一例食管癌隐患就此消除了。许先生可谓是洪福齐天!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所以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胃镜检查! 下面几条占到任意1条,请在40岁前做一次胃镜检查。 1.年龄: 年龄越大,患食管癌几率也越大。 2.性别: 男性比女性患食管癌的几率高3~4倍。 3.遗传因素: 在所有癌症中,食管癌的遗传因素比较突出,有家族史者占64%~69%,发病情况以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少。 4.吸烟酗酒: 吸烟和喝酒的行为会大大增加食管癌发生几率。 5.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等: 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癌变率比食管上皮正常者的发生率高 100 多倍,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还有一些食管的良性慢性疾患,经久不愈亦可发生癌变,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食管化学烧伤等。 6.肥胖: 超重或肥胖人群患癌几率较大。 7.膳食和营养: 膳食中多加工型肉类,少蔬菜水果,可能会增加患食道癌几率。 8.患癌史: 过去有过患癌经历,如头、颈、肺部等,得食管癌的几率较高。 9.经常接触某些化学物质: 比如一些在干洗店工作的人,患食管癌的几率可能更高。还有防护不好的化工厂、农药厂等。 10.食管癌高发地区: 某些地区如河南林州,由于水质、饮食习惯、饮食中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不平衡等,所以有聚集现象。 出现这些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1、吞咽梗噎感; 2、胸骨后疼痛; 3、食道内异物感、胸口烧灼感; 4、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 5、剑突下疼痛; 6、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 7、胸骨后闷胀不适; 8、体重减轻。 作者:贾玉洋 副主任医师 山东千佛山医院莱芜院区 编辑:老杜 联系:dulin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