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好肠道

 cqyulin 2020-05-08

PROTECT THE INTESTINAL

肠道不健康,引来一身病

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成年人大肠与小肠的总长度约有6 至7 米,其健康与否对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肠道不健康的表现一般有便秘、急慢性腹泻、大便恶臭、口臭、肤质变差等。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 广州) 中指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 ~10.0%。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而且便秘危害不容小觑,该指南指出,便秘与肛门直肠疾病,如痔、肛裂和直肠脱垂等关系密切。慢性便秘在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5大习惯会给肠道添堵

No.1 爱吃 “重口味” 食物,无辣不欢

麻辣烫、水煮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香锅、烧烤、火锅……年轻人最爱的食物,往往是高盐、重口味、钠含量超标的。

这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因为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到肠胃,导致胃肠道出现恶化问题,容易让大便干燥。

措施: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 年) 中建议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g,例如,薯类、绿叶菜、豆类食物等。其次,还要多喝水,每日达到1.5L。

No.2 有便意还能 “一忍再忍”

“上班族” 经常处于 “步履匆匆” 的状态,赶着上班、赶着开会,有了便意,常常会因为过于忙碌而忽视或压抑。往往想着 “忍忍吧” 或者 “等一会儿再去吧”,殊不知,便意也会转瞬即逝,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便秘。

措施:尽量减少刻意抑制 “便意” 的行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 年) 中建议在晨起和餐后2 小时内尝试排便。便秘者在没有便意时也要去蹲一蹲。同时,在排便时不要看报纸、手机等。

No.3 一有问题就用 “排毒” 保健品

年轻女生被便秘困扰后,往往轻信一些打着“排毒”“清宿便” 旗号的保健品,以为这样不但能治疗便秘,还能清除宿便排毒养颜。但是,这样只会 “雪上加霜”。

因为这些产品中多含泻药成分,主要有大黄、番泄叶等,这两者都含有蒽醌衍生物,长期服用会使肠壁神经末梢应激性降低,肠蠕动减弱,不能产生正常的排便反射,反而加重便秘。

措施: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中是否含有以上中药成分,当心 “排毒” 不成反致便秘,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生。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 中指出,容积性和渗透性泻药的安全性、药物依赖性等相对较好,适合轻、中度便秘者使用,例如聚乙二醇和不被吸收的糖类( 如乳果糖)。

其中,乳果糖在结肠中可被代谢为乳酸和乙酸,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在接受乳果糖治疗超过4 周的患者中没有发现任何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提示长期使用该药物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

No.4 心情不好,喜欢闹情绪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 年) 中也提出,焦虑、抑郁和不良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如有些人长期都处于心情不好、抑郁的状态下,这样会导致肠道的神经系统受到压迫,会影响到正常的排便。

措施:及时调整不良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经常生气动怒。

No.5 懒,不爱运动

多数人都有久坐不动的习惯,白天长时间坐着工作,到了晚上下班也可能懒得运动。而不爱运动也是造成便秘的一个原因。

措施:建议日常多做散步、慢跑、瑜伽等舒缓一些的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可预防或减轻便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