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作为中医四大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之前多发于老年龄,在高压生活节奏下现在中青年的发病率也呈促年提高趋势,应引起重视! 中风的发病因素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阻滞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阻碍、压迫神经所导致肢体、言语不用,甚之昏迷不醒、猝死危害性极大的病症! 中风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有衰损、积劳、饮食不节、五志过极等等,归根结底是脑血管病变,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脑神经受阻指挥不灵所致! 中风的证候也是比较复杂,大分可分中经络与中脏腑。根据临床经验,中经络者多属脑梗及轻型脑溢血,中脏腑者多属脑溢血及重型脑梗死。细分之辨证可分为十几种证候,这里不一一列举! 在治疗此病不论何证均抓住一个字——通! 通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通腑,腑通气血乃通。 ——通脉,不论脑梗还是脑溢血,越早使用活血通脉药治疗效果越好,致残率越低。 ——通络,络作神经解,排除瘀阻,舒缓经络。 病例选录:李某群,女,48岁,2009年5月23号初诊。家属代述,患者于前天劳作时突然昏厥,急送县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右脑基底血管破裂,溢血约40毫升,今昏迷不醒,医院要求开颅手术治疗,否则性命攸关!家属商量后决定出院邀余中医治疗。 刻诊:神昏不清、烦躁不安、面红如醉、伴呕吐,血压220/120mmhg,尿遗,大便不通,左边手掌、脚掌划痕试验阳性,舌红苔黄厚,脉数。 证属中脏腑之阳闭、痰热内闭清窍侯。 治则通腑滌痰,清热醒脑开窍。 药用:灌服安宫牛黄丸。中药:水牛角,钩藤,生地黄,茯苓,泽泻,猪苓,川芎,赤芍,大黄,厚朴,积实,朴硝。二剂,复煎日服两次。 服药当日泻下奇臭黑粪多次,药尽次日人清醒不再烦躁不安,能回答问题,自诉头部胀痛,左侧无力! 再药:生地黄,麦冬,川黄莲,钩藤,茯苓,泽泻,红花,川芎,赤芍,大黄,厚朴,积实,半夏,南星,地龙,僵蚕,甘草。三剂,一日一剂熬两次服两次。 服后日益好转,两便正常,头痛减轻,手脚能抬举! 三诊药:上方去川黄莲,大黄,积实,加桑枝,宽筋藤,絡石藤,田七粉。七剂,服法同上。未及药尽患者能在人搀扶下地行走,七剂完无需他人搀扶能下地行走。 后继续调理约一个月患者完全康复,至今仍正常参加劳作! 此例是我治疗诸多中风中症状较重恢复最快,完全没有后遗症,是最成功案例。能有此结果本人认为病人能及时选择中医药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间有极大关系! 中医反道而行,不用止血药,反用活血通脉药,尽快打通脏腑、脉络,让离经之血未凝固之前尽快化掉,不让神经受损,同时用大量利水药,能快速降低脑压,使病症在瞬息之间逆转! 体会:中风病的治疗越早中医药介入治愈率越高,致残率越低、恢复时间越短。 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导纠正,谢谢! |
|
来自: 恬庐居士sktw7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