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长坐拘身 2020-05-08

“贫穷”一词让人惧怕,“没钱寸步难行”,没有金钱不仅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更有可能受他人的欺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中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当时的杜甫穷困潦倒,不仅住在破屋当中,还忍受村人的欺凌,面对盗贼时,他也无能为力,可见没钱的杜甫,生活得十分落魄。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正因知道金钱的重要性,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财富,更有人甚至“知识改变命运”,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努力读书,希望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国家为留住更很多人才,也曾出过高薪,然而有些人面对高薪的时候,却不为所动。清华大学曾经以最高的待遇请一位天才,但这位天才曾因为被导师打压,就算优厚的待遇也请不回他,如今他的现状又如何呢?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

1978年张益唐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并且成为该校的有名才子,在七年之后,他也顺利的在北大读完硕士,并且来到美国深造。当时的张益唐春风得意,却没想到在他的人生中,即将遭遇一个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要从张益唐的导师说起。张益唐的博士导师是台裔数学家莫宗坚,他在数学界是位大师,当时张益唐为能够向老师看齐于,于在自己的论文中大量引用导师的理论。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不仅如此,张益唐的研究方向也要与自己的导师保持一致,可事实却证明,莫宗坚的研究成果是错误的,这个错误也导致张益唐的论文失去意义。不过好在,但是普渡大学的数学精英们在研究张益唐的论文后,发现他的论文是具有价值的,虽然文章理论出错,却最终还是将博士学位颁给他。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这件事情却没有结束,莫宗坚担心自己研究成果错误之事败露,给自己的名誉造成影响,因此不希望这件事情影响扩大,随后莫宗坚就拒绝给张益唐写推荐信,并且阻止他发表这篇论文。张益唐没有导师的推荐,也不能够顺利发表论文,美国便无法让他进入学界。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与此同时,北大依旧邀请张益唐回到母校,但是以他当时的基础,只能当一个讲师或是助理研究员,虽然这也能给张益唐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还是拒绝了北大的邀请。

即使条件艰苦,也要留下证明自己

张益唐希望继续留在美国,证明自己。但由于种种原因,张益唐并不能在美国学术界找到一份工作,因此他只能在唐人街打零工,最穷困的时候,他甚至要在美国睡大街,日子像流浪汉一样。直到2013年,张益唐向《数学年刊》提出了一篇关于“孪生素数”问题的论文,这才让他功成名就。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当时张益唐只是一位无名者,然而他的论文却只有顶级数学家才能看懂,随后张益唐的猜想也得以证实,他的故事更是被人们放大,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向采访张益唐,张益唐的名声在数学界也变得人尽皆知。《数学年刊》的主稿人伊万尼茨对张益唐有非常高的评价,可见张益唐能力。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这一篇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也随即在《数学年刊》中发表,张益唐也随即获得美国数学学会2014年度柯尔数论奖、瑞典2014年度罗夫肖克奖等奖项。清华大学更是答应给张益唐最高级的待遇,然而也许是曾经论文风波让他受到了伤害,张益唐并不想回到母校,随后婉拒了清华的邀请。此外,2016年张益唐接受加州大学的邀请,决定在该校数学系任教至今。

“金子总会发光”:真正有才能,不怕被时间检验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这也是“落井下石”的由来。

张益唐最穷困的时候,遭遇到世间的冷暖,这一段经历让张益唐受尽伤害,因此他才决定留在美国,证明自己。对于张益唐是否回国,我们无法单一评判,毕竟这背后牵涉着太多的矛盾。

清华最高待遇请不回的中国天才,曾被导师打压,如今现状如何?

也许在大家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和张益唐一样的挫折。我们一生之中要遭遇很多打击,可很少有人能够像张益唐一样,坚守住自己的初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有玻璃心,反而应该像张益唐一样越挫越勇,即使受到过别人的打压,即使曾经被落井下石,但要坚持“金子总会发光”。如果真有才能,不妨等待时间检验。

参考资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