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信息化教学需要“刻意练习”

 剽悍前行 2020-05-09

教育部在2018年宣布进入“教育信息化2.0”,标志着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目标已初步达成,下一阶段将迈入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融合创新阶段。台湾也在2017年起的前瞻计划中纳入打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规划,将在2020年达到班班建置大尺寸触控电视的目标。

信息化教学已不只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现实。

当教学环境全面加入信息技术之后,教师显然必须因应环境的新变化,而有成都师范学院周鑫燚教授所说的“教学革命”发生,或是换一种方式说是,教师的智慧在科技支持下重构了课堂(Reconstruct class with technology-enhanced teaching wisdom.)。

然而,这一切并不会自动发生!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转变

第一次去到福州市鼓楼区中山小学观课是在2019年5月10日,那一次是应冯昕校长之邀前去指导,其中一堂看了黄小海老师的小六数学课。在那堂《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课里,小海老师用上了智慧课堂系统里的各项功能,从开始的挑人,接下来拍照上传、票选最喜欢的单元知识点整理图、抢答小组赛、检测和二次作答等,可说是一堂充满互动的热闹课堂。

这样的一堂课,老师还是以讲述为主轴,即使是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应也经常是学生口述,老师板书。整节课就是为了加大课堂容量,老师采取了“最有效率”的做法,以讲述、代笔等方式达到知识传递和学生生成的目的。但问题是,效果呢?

教师板书学生口述的内容

不过这并不奇怪,小海老师的这一堂课可说是一般教师刚接触信息化教学的典型课堂。

经过一个暑假,开学不久的十月初团队接到西安邀约,其中要带一位小学老师去开一堂信息化教学公开课,这时我便想到了黄小海老师。想到他不是因为他那堂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或是特别有亮点,而是因为他看起来是一个愿意尝试信息化教学,耐得起磨,并且课堂上和学生关系处得不错的老师。

小海老师在接下开课任务时其实才是他“苦难”的开始,到11月12日正式上场大约有一个月的备课时间。他在自己对于整个过程的反思文章《我的课堂改变》里写着:

刚开始备这样的一节课,我的内心是极其矛盾复杂的。这种课到底是怎样的呢?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知道应该要用反馈器,要有小组讨论,微课,平板什么的都一起招呼上,这样才体现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是吧,典型的信息化教学入门者的反应:把能用的信息技术都用上。

这一个月期间,小海老师在团队的辅导下,多次试上及修改教学设计,其中第一次试上之后他这样写到:

……我快崩溃了!预设只有最后一题会出现错误率较高的情况,结果使用反馈器出现了看得见的三题错误率都较高的情况,我只能硬着头皮小组讨论,二次作答,这次公开课是有史以来上得最不顺利最失败的一次。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心里却想为什么我要使用反馈器上课!

这个开场令他放弃了吗?当然不会,接受团队的修改建议,他又做了第二次试上,这次是在区的教研公开课上展示,他写下这样的文字:

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用反馈器作答。学生第一次作答的数据显示分歧比较严重,于是进行了小组讨论后的二次作答,数据发生了变化,正确的人数变多了。……这次的二次作答成为听课老师口中的最亮点。不仅设计新颖,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小组讨论,个人汇报的时候特别积极精彩。这是我首次尝到信息技术给我课堂带来的甜头。

这样就满意了?当然不是。在课后他和我的交流中,我提了几点建议,其中一点他这样写到:

我本来设计的只是个小交流,时间大概就是12分钟,让有话说的同学说出来,没话说的同学就是不会表达的同学通过听来学会怎么表达,然后是个人举手汇报,其他同学通过倾听获得更准确的表达。特点出来得多快多顺畅,答案也是学生口中说出来的,也体现生本,我也好掌控课堂,不是很好吗?
……
我把想法告诉王博士,王博士跟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问:小交流一两分钟就是并不重要,对吧?。第二句说表达是没有办法通过听来学会的,确实是很有道理,我无力反驳,先按照王博士的修改吧。

实践的结果呢?他写下:

小小的改变,课堂居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思维改变,每个孩子都不再害怕被抽选起来回答,而我在课堂上从原来的担心学生不懂不会而不断引导评价到成了课堂的旁观者。我再次尝到了改变的甜头。

顺利开课回到学校,我又到他教室看了一堂课,课后他写下这样的文字:

上课期间,我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碰撞时的微笑,看到了他们不再被对错束缚的轻松,我想,这应该就是我要的课堂吧。

到这里,小海老师完成了第一次转型。

信息化教学需要刻意练习

我相信类似黄小海老师,在开始尝试信息化教学时有“我快崩溃了!”的经验应该不少,可贵的是他愿意继续走下去。

大多数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但那其实是简化“刻意练习”理论的版本。“刻意练习”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所提出,他在书中写到并不是所有领域都得要一万小时练习才能达到杰出的境界,譬如记忆一长串数字,那些世界冠军可能只要几百个小时的练习;而有些领域要达到杰出,可能需要远多于一万个小时的练习,譬如像郎朗这样的钢琴家。他们的共同点其实是“刻意练习”。

艾利克森提出“刻意练习”的五个要素,分别是找位好导师、走出舒适区、专注和投入的练习、即时反馈,以及最重要的创建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五要素

①找位好导师: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要先找到一位好导师,就好像优秀运动选手都有一位好教练一样。这个导师会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给予合适的建议。当然这也并不一定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团队,对教学信息化来说,导师团队可能包括学科专家、教学法专家和信息化教学专家等。
②走出舒适区:黄小海老师在一开始为什么会感到“快崩溃了!”呢?因为他走出了舒适区,这在从传统课堂走向信息化教学的老师身上特别明显。很多老师在尝试信息化教学时会感到困难、与过去经验不吻合、无所适从时,就会退回舒适区里。如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提到的,完成一个认知发展必须经过从冲突,经过调适,最终同化的过程,那个认知冲突点就是走出舒适区的信号,唯有走出舒适拥抱冲突,才能完成一次认知升级。
③专注和投入的练习:刻意练习必须是常态性、持续性的,每天花一定量的时间投入,练习的时候必须全神专注,摒除不必要的干扰。
④即时反馈:导师在练习过程最重要的是给予练习者即时反馈,精准指出可以有效改进的问题点,做得好的地方则给予正向反馈,增强他的信心,使练习者往成功的方向迈进。
⑤创建心理表征:艾利克森说:“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的心理表征。”大脑神经回路将一次次练习时接收到信息与反馈加以组织,构建成为心理表征,这个心理表征是杰出者最大的资产。

回顾黄小海老师这一段信息化教学的成长过程会发现,他是“刻意练习”理论的实践者。首先他有一个好团队扮演导师的角色,这让他勇于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并且专注地投入信息化教学的练习,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与导师实时沟通并接受反馈意见,立即做出修正,并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逐步创建心理表征,从而看见成效,使课堂呈现出与过去不一样的风貌。更重要的是,这个创建出来的心理表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教学的观念与做法,而不单纯地只与信息化教学连结。

艾利克森说任何领域都没有所谓的天才,这些众人眼中的“天才”都是经过刻意练习才能成为一名杰出者。黄小海老师信息化教学的刻意练习过程中,他不是没有怀疑,也经常“崩溃”,但他在导师提出的建议与个人经验有冲突时,能一次次走出舒适区,放下自己的坚持,接受反馈意见立即做出修正,这使他对于教学认知的心理表征得以重建,课堂得以重构。过程虽然艰辛,但已使他成为一名和半年前我第一次看他教学时不一样的教师。

在教学信息化已成为现实的今天,抗拒改变是因为处在舒适区里让人自在,走出舒适区遭遇困难、挑战、充满疑惑时没有好的引领,使人退缩回去。但当环境发生变革时,教学理念、作法都必须因应调整,没有退路。小海老师的案例为“刻意练习”理论做了最好的验证,你也可以试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