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竟然也开始“造假”了,一辈子卖山寨货,如此明目张胆却没人投诉

 普象工业设计 2020-07-08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整理编辑

图片来自网络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
被餐厅橱窗里鲜艳欲滴的美食
馋到口水直流


尤其是外出或旅行时
玩到天昏地暗饿到天荒地老
再看到那些日料店里的实物菜单
恨不得冲进去海搓一顿
把每一种都点来尝尝~


瞅这可口的风味豚骨拉面

浓郁又美味的咖喱饭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象君一样
小时候头顶长满了问号:
橱窗里那些食物也可以吃么?
一直放着会过期吧?
是不是只要在真的食物上面
涂上一层蜡
就会有这样的效果了?


等长大后就知道了
原来那些好吃的日本美食
全都是“假”的
但即使这样内心还是非常惊艳
那些能够假乱真的食物
如今看完这“假食物”的制作过程
更加觉得这手艺
真牛掰格拉斯加闪电


比真的食物看起来还要真

可能大部分人原以为
食物的模型是用捏塑
或者3D打印制作而成
其实根本不是
碗里所有的食材都是
一个个手工翻模做出来的

 哪个是假猪肉啊?

下面这份大家不妨先猜一猜
哪边是真哪边是假


猜完了就先跟着象君
来看看到底如何做出一份
仿真猪肉

首先需要准备乙烯树脂、颜料、
模具、量杯、电子秤等


从上图菜品中可以看到
不同食物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所以颜料就要发挥作用啦
调出一杯绿色的均匀地倒在模具上
想必这个做的就是蔬菜吧


又调了一些白色的液体
倒在方形模具里



等液体凝固后开始脱模
脱出来有4个透明方块
2个白色球状物
一堆绿色小棍


但是目前看起来和上文美食
真是一点边都沾不上呢


别着急哈
先把胚料才制作完成不是
下面才开始变魔术哟
用刷子给透明方块上点棕色颜料


其他两种也刷上
齐齐开工


嗯?这方块好像快看出来了
原来是一块五花肉
还给外表刷上了一层
表明肉身的“油”感


这小半球状物八成是个鸡蛋
你看
都开始做蛋黄了
揪了一坨面泥染上黄色颜料
顺手搓了个球


然后用刮刀把球填在中心


还非常追求极致的
又打造了一个溏心的视觉效果
厉害了



放张静态图感受~


不知不觉
食材都全备好了
迫不及待进行下一步摆盘


因为放在橱窗里的食物
都不会水平摆放
而是需要有近乎垂直的放置角度
让消费者能看清碗里面的内容
所以装盘的时候
会在食材的背面粘上胶
然后把它们固定在盘子上


很明显看上去还不够诱人啊
再加点调料润润色


啧啧啧~
色香味俱全的猪肉大餐
就完成了
有没有突然感觉好饿


哦对了
来确认下自己一开始都猜对了么
左边是仿真食物
右边才是真的哟


 美味炒面来一份 
当时正在加班的象君
突然很想吃炒面了
要不来一份!


照例摆上需要用到的工具
往树脂中加入颜料调一下


注入模具、凝固后小心脱模


大的需要成小块小块的
再用颜料修饰细节


蔬菜叶子也要剪一剪


接着拿出提前做好的面条
用烘干机“炒一炒”
完全挥发掉水分后
有利于长久的摆放储存
完事还得刷点油


都准备好了以后
开始装盘
把“肉片”和“包菜叶”
有层次的摆好


手动刷酱料
还加了点象君最爱的
“胡萝卜丝”和“香葱
哇塞

害~本想看图充饥的象君
写完更饿了啊啊啊啊

“假货”比真货贵十倍

要知道食品模型的文化

起初发源于日本大阪

所以在日本有很多从事
仿真食品模型制作的专业职人
他们说,即使做的是”假货“
也要追求极致精益求精

有位日本老爷爷叫三岛纪之

研究了近60年的仿真料理

无论是什么食材

在他手里都能表现成艺术

他说,最难做的就是自然界的食物

想要表现出新鲜度真的很难

▲三岛纪之Noriyuki Mishima

而且制作模型看似简单

实际上比制作真正的食物还要复杂

是一个完全依赖手工的活计

需要反复练习与经验积累

以及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不断学习优化细节

这也是为什么

仿真食物的价格大多是真实食物的10倍以上
还经常被抢购一空
一些餐厅需要的话
都得提前向工厂预定

就比如一些小菜品虽说很小
但也都依靠纯手工制作
象君找了两道菜给大家展示下

 卷心菜 

做卷心菜需要的材料就俩
液态蜡和热水
将白色液态蜡倒入热水中
并摊平铺伸至矩形形状

然后沿着边缘倒入绿色液态蜡

可以看到两种颜色有些溶和

下一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用手握住白色的边缘

把它整个拉入热水中

菜叶子闪现了

不说是卷心菜么

还得给它整个造型呀

用手折一折卷一卷

菜芯就好啦

还得重复几次液态蜡成膜

多做几片菜叶子

这样一颗卷心菜就做好了


看看这菜叶柔软性真的绝了
惊呆!


 天妇罗 

是不是感觉还挺有趣
再来做个天妇罗好了
需要把液态蜡
从二三十厘米高的地方滴入热水中
打造出鸡蛋面糊炸


拿出提前做好的虾
给它裹上衣服
然后握住尾巴完美地翻个身
完成


当然虾也是提前用树脂做好的
总之都是“假”的
却又假的如此真实
让人彻底瑞斯拜


我们可以看到食物模型的逼真感

不仅能再现了食物本身

还更加诱发“食欲”

吸引消费者进店

难怪都说它是食品的最佳代言人



日本山寨大王
卖了一辈子的“假货”

说起食物模型
还必须提到一个日本人
一辈子死磕“山寨”
卖的“假货”遍布全世界
如此明目张胆
却没有遭到一个人投诉
反而都夸惊艳
争着抢着找他学这门手艺
他就是仿真食品创始人岩崎泷三

▲岩崎泷三和他的创作灵感来源(滴落的蜡油掉在水中形成了一朵花图案)

甚至在他诞辰121周年的时候

谷歌为了纪念他

在网站封面展示他开创的作品

可见他对食品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地位

▲2016年9月12日谷歌网站封面图

▲他创作的世界上最早的食物模型之一:一份蛋包饭

只要有日本的料理店的地方
就会看到泷三发明的“仿真食品模型”


直到现在
遍布日本餐厅的食物模型
80%都是由岩崎集团制造的

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食品模型

仿真菜肴模型橱窗这一独特的

餐饮文化现象及经营方式

使每个到过日本的都惊叹不已



在日本餐厅里
从来不会上演“图案仅供参考”的戏码

正是由于专业职人们不断钻研进取

打造以假乱真、

细节到变态的食物

不仅使得食品模型行业更快进化

更是在延续一种传统手工艺

值得敬佩

制作一份精致的食品模型不是件容易事

因为模型不仅仅是要复刻食物的本身

更要展现出食物刚出炉时

那种最吸引人、最好吃的状态

“如果做出来的模型和真的食品看起来一样的话,

那就是失败之作。”

所以食物模型往往看起来比真的还真

而现在有很多人说:

3D打印的发展成熟

这种手艺很快就没用了

因为所有食物都可以打印出来

对此,食物模型职人们

坚信这项手艺不会淘汰

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3D打印无法实现艺术家的触觉,

人类对于美食的欲望和欣赏,

只有人类自己懂。”

资料来源:
https:///about/
https://www./watch?v=FgN2jdQg25g
https://www./news/asia/east-asia/article/2076439/japans-fake-food-more-appetising-original

@偽マンガ飯食品サンプ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