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中药二考前精析】辛凉解表药

 山河教育网 2020-05-09

08
04

前言:

其中

中药一:共48节                               药一:49节  

中药二:共83节                               药二:57节

中药综合:56节                               药学综合:95节

药事法规:40节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蝉桑菊,

薄荷牛蒡葛柴胡,

升麻木贼豉蔓浮。

薄荷

    【性能特点】气味芳香,质轻浮。既善散焦风热清利头目和咽喉,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

    【功用】

    1.宣散风热——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

    2.清利头目,利咽——风热头痛赤,咽喉肿痛。

    3.透疹——麻疹不透或风疹瘙痒。

    4.疏肝——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等症。

    【使用要点】宜后。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牛蒡子

【性能特点】疏散风热,内解热毒,上宜肺气,下利二便,长下清热解毒。

【功用】

1.疏散风热——风热感臂,温病初起。

2.宣肺利咽——肺热咳嗽,咯痰不利,咽喉肿痛。

3.消肿疗疮——热毒疮肿及痄腮。

4.解毒透疹——麻疹不透或风热疹痒。

【使用要点】脾虚便溏者忌服。

蝉蜕

【性能特点】发汗不如薄荷,清热小如牛蒡子,但长丁祛风解痉与明日开音。

【功用】

1.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及温瘸初起,咽痛暗哑。

2.透疹止痒——麻疹不透或风疹瘙痒。

3.明目退翳——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4.息风止痉——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使用要点】煎服,3 -10g;治破伤风可用15 -30g。孕妇慎服。

口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比较

相同点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不同点

薄荷长于疏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风热表证无汗者多用之,且能疏肝解郁;牛蒡子解毒清肿作用较好,长于清热宣肺祛痰,常用治外感风热,咳嗽咯痰不爽以及热毒疮痈肿毒、痄腮喉痹等证;蝉蜕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可凉肝息风止痉。


 

    【性能特点】质轻疏散,苦寒清泄,人肺经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人肝经能清火益阴,平肝明目,并能凉血止

    【功用】

    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2.清肺润燥——肺热燥咳。

    3.平肝明目——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

    4.凉血止血——血热吐衄。

    使用要点润肺止咳多蜜炙用。脾胃虚寒者慎服。

菊花

    【性能特点】辛香轻散,苦寒清泄。甘而略兼益养,疏散又可清降。主治风热、肝热、热毒诸证。

    【功用】

    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2.平肝明目——肝阳头痛眩晕,肝阴虚眼目昏花。②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风热头痛。

    3.清热解毒——热毒疮肿。

  【使用要点】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脾胃虚寒者慎服。

桑叶与菊花比较

相同点

疏散风热、肝明,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火日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化。

不同点

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善于清肺润燥,兼能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明目之力较强,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热毒疮肿。

葛根

    性能特点】既长下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发表退热,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又具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之功。

    功用

    1.解肌退热——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2.透疹——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3.生津——热病烦渴、消渴证。

  4.升阳止泻——用于脾虚泄泻或湿热泻痢。

  使用要点退热生津、透疹宜生用,止泻宜煨用。

柴胡

    性能特点】芳香疏泄,轻清升散。既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和解退热,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功用

    1.解表退热一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

    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3.升举阳气——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使用要点退热生用,用量大;疏肝解郁醋炙用;真阴亏损、肝阳上升之证忌用。

升麻

    功用

    1.发表透疹——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2.清热解毒——热毒疮肿,丹毒,痄腮,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3.升举阳气——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脱垂、胃下垂,崩漏下血。

    使用要点】升阳举陷用3 -6g,宜蜜炙用。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

生用;阴虚火旺、麻疹已透、肝阳上亢、气逆不降者思用。

柴胡、升麻与葛根比较

相同点

解表升阳。

不同点

①柴胡、升麻均能升清阳而举陷,治气虚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消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

②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小能。

③柴胡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又善疏肝解郁;升麻主清散而解表,并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及热毒疮肿等。葛根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表证项背强痛;可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药名

功效特点

主治

使用要点

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

止痛

①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牙痛

②风热目赤肿痛、目昏多

③风湿痹痛,肢体拘急

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

虚者慎服

淡豆豉

解袭

①风热表证

②热胸中之烦闷不眠

胃气虚弱易恶心者慎

浮萍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

消肿

①风热表证

②麻疹水、风疹瘙痒

③水肿、小便不利

体虚多者慎用

木贼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

①风热目赤,翳障

血热下血

亏虑者慎服

重要配伍

    1.菊花配枸杞——增强补肝肾明目之力,最宜于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

    2.生葛根黄芩、黄连——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常用于治湿热泻痢初起病证。

    3.柴胡配黄芩——善于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

    4.桑叶配药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虚层暗不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