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生痰,肺储痰,尿排痰!想除痰湿,先撒尿

 爱中医2 2020-05-09

有个人34岁上下,身体较为肥胖,因为感冒而咳嗽,后来遇凉就咳嗽,反复发作。而且一发作的时候,就头晕、痰多、胃胀、吃不下饭。我看了一下,苔滑腻,脉沉细。

这是痰饮病。他的脾,一定是虚的,是缺少了应有的运化之能。于是,体内的津液就得不到应有的吸收和输布,化作了痰湿。

从中医的生理学认识来看,食物水谷进入脾胃之后,第二站,就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来到肺。所以说,脾虚导致的痰湿,往往第一时间到肺里了。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就是这个道理。

当肺里有了痰湿、痰饮之后,就会咳嗽,吐白痰。

水湿之气阻遏清阳,就会头晕。

水湿之气困遏中焦,就会腹胀,吃不下饭。

痰湿如果上泛到心胸部位,就会心悸心慌。

所以心悸心慌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是得了心脏病,我们还有可能是被痰湿所累。由于我们体内有水湿之邪,不缺水,只是水不得运化,所以我们虽然口渴,但是还不想喝太多水。至于说舌苔白腻、脉象沉细或者有些弦滑,都是水湿内蕴。

这个时候怎么办?把水湿排出去!怎么排?

这里给一个思路——通过排尿来排湿,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又曰(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病。金匮里面有个著名的观点就是"病痰饮者当用温药和之。"这个苓桂术甘汤就是所说的温药之一。痰饮病主要表现为胸胁满闷不舒、心悸、气短、咳嗽、有痰、眩晕、头面浮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人的中阳不足,水气不化,结于胸腹。因此要用桂枝、白术、茯苓、甘草、这些偏温的药物来振奋阳气,化解停留在胸腹水湿痰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