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期间语文微信作业(5月9日)

 鲜卑天子 2020-05-09

必做题:解释括号里的字词。

如:1、(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匪:不是。有的工具书上说,“匪”通“非”,是通假字。问题:匪读三声。

2、破(釜)沉舟

3、安(分)守己

4、阿谀(逢迎)

5、(奋发)图强

6、(发愤)忘食

7、言简意(赅)

8、(亘古)未有

9、事必(躬亲)

10、异曲同(工)

参考答案:

2、破(釜)沉舟。釜:锅。

3、安(分)守己。分:本分。

4、阿谀(逢迎)。奉迎:迎合别人的心意。注意:阿不能读成a(一声)。

5、(奋发)图强。奋发:振作精神。

6、(发愤)忘食。发愤,也写作“发奋”:决心努力。

7、言简意(赅)。赅:完备。

8、(亘古)未有。亘古:整个古代;终古。

9、事必(躬亲)。躬亲:亲自去做。

10、异曲同(工)。工:细致,美妙。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2、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

3、成语“买椟还珠”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翻译全文。

参考答案

1、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

批评的是卖珠的人。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

3、成语“买椟还珠”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4、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美玉、翡翠。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下周开始学校网课正常进行,微信作业告一段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