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用《黄帝内经》,巧治顽固痛风

 笑天王子abc 2020-05-10

到了金元时期,中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痛风和其他关节病渐分泾渭,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被确立。但其本质仍然来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的“痹证”概念,认为痛风多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于经络,致使气血凝滞,痰浊痹阻所致。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则活用《黄帝内经》中的“痹证”论述,成功诊治痛风的中医医案。

患某,男,52岁,2017年2月诊。痛风病史12年,合并高血压病史4年。右踝关节、膝关节肿痛2周,畏寒怕冷,每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曾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能取一时之效。刻诊:右踝关节肿胀疼痛,皮温偏高,自觉畏寒怯冷,身无发热,双下肢无水肿,舌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濡细。辅检:肌酐101umol/L,血尿酸466umol/L。

中医认为,痹证最基本的病机为邪气痹阻经脉,因此首先需要辨清何种邪气犯病。邪气者,不外乎风寒湿热,其往往夹杂而至。黄帝内经的《素问*痹论》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风”邪犯病者,可伴畏寒发热、汗出恶风、苔薄白、脉浮等表证。风为百病之长,最易夹杂其他邪气而至,表现为风寒、风湿、风热的不同,同时风又善行而数变,具有发病迅速、变化快、游走不定等特性;“寒”客关节经脉者,以关节经脉紧痛为特点,痛势较剧,痛有定处,遇寒加剧,得温可减;'湿'邪为患者,表现为关节重胀、酸楚、漫肿,尤以下肢多见。

另外,百病皆由痰作祟,痹证也不例外。痰为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酒肉肥甘聚湿蕴热酿痰,气虚湿滞不化为痰,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饮流注关节,均可导致关节肿胀畸形,发为痹证,表现为关节局部肿胀,病势缠绵,舌淡苔白腻,脉濡或滑。

患者一派寒象,寒湿之气痹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故出现关节重着疼痛;寒主收引,寒凝经脉,不通则痛,湿邪为患,湿性下趋,故下肢关节重着,疼痛缠绵。因此,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寒湿痹阻。治以温寒利湿通络,处方如下:制川乌3g,制草乌3g,川独活10g,怀牛膝10g,威灵仙15g,炒白术10g,苍术10g,米仁30g,炒当归10g,延胡索10g,络石藤15g,伸筋草10g,秦艽10g。7 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患者服用本方后痛风症状得以缓解,续以此方加减服用,门诊随诊,痛风未再复发。

按:上方以大辛大热之川草乌为君药,取其辛热升散苦燥之性,意在“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独活其性下行,气香温通,善治下部寒湿;牛膝与独活同为下行引经药物,兼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威灵仙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通经络而止痛;炒白术、苍术、米仁健脾而祛湿;炒当归活血通络,血行风自灭;延胡索理气止痛,伸筋草、络石藤通络止痛。方中应用的辛、苦、温之药善治痛痹(寒气盛)和着痹(湿气盛),独活、秦艽味苦、性平,祛风湿、止痹痛,且有清湿热之功,可约束本方过于温燥。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健脾祛湿、活血通络之功。

痛风(痹证)总体上以本虚标实为主,往往虚实夹杂,同时还需辨清病位。痹证在上者,在辨证基础上加羌活、桂枝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在下者可选用独活、牛膝祛风止痛,引药下行。痛风急性期痹证新发,常以风寒湿热之邪为主,严重者生风动血,皮肤破溃流脓,此时以邪实为主,治疗上以攻邪为主,兼顾护正气;痛风进入慢性期后,痹证日久,痰瘀互结,易耗伤正气,往往伴有气血两虚或肝肾不足,表现为关节疼痛,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应以顾护正气为主,补肝肾、强筋骨、益气血,同时兼攻邪气。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可订阅微信公众号【风欲止】了解。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