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 | 光影人生——《超脱》

 知否_否知 2020-05-10
Empty 来自扬大校心协 05:17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

但是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电影《超脱》讲述了老师们与问题学生之间的故事。

为了避免和学生或者是自己的同事产生什么'情感交流',主人公选择了做一个代课老师,在每个学校都只呆很短的时间,然后就离开。

这里的学生目中无人,教学工作极难开展。在此期间,他耐心与叛逆学生交流,在不突破自己底线的前提下,善用方法。尊重、了解、帮助学生,也因此渐渐赢得学生的尊重......

主人公作为代理教师来到这所民办学校,在面对学生的挑衅时,他展现了作为教师的品性。在课堂上,他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拥有自己的思想 。







与学生和其他老师交流中,他发现,这不仅仅是学生自己本身的问题,因为社会风气的引导,父母的期盼,也会让本就脆弱的心灵更加不堪重负。










在班级中的一个胖女孩,在班级中因为身材被人歧视,但却善良待人 ,在主人公的开导下逐渐变得开朗 ;她喜爱画画,摄影,但在她的父母眼中,这些都是无用之物 ,这个年纪本该向那些能进入斯坦福的人学习,而且她的父母也对她的身材很不满意,在种种的压力下,她选择了自杀。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交给了教师,教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全部。
电影中的有一段对话:

“嗯……我感觉很内疚。”

“对谁?”

“我们学校。听上去可能很奇怪,我一直觉得它是有灵魂的,它不是单纯的由楼房排列成的集合,它们是活的。不知道那些家长都哪里去了?

“我也不知道。”

“在教室里呆了两个小时,只看到一个家长。他们去哪儿了?大家去哪儿了?

“不知道。”

“这不可能。没有争吵,没有警车,没有炸弹,这和往常不一样。偶尔有细微的说话声,然后重归安静。

家长的漠不关心,也是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叛逆的重要原因。

成人世界的压力,让主人公活得并不快乐,年少时目睹了母亲的自杀,现在又亲眼看到了学生的自杀,让他变得近乎崩溃。但是他还是选择继续生活下去。



每个时期的人都有自己的压力,不仅仅成人有,许多青少年也有压力,在重重压力的困扰下,许多青少年在明知是错误的情况下,却依然去做 ;即使明知是谎言,也会去相信。他们不在乎,肆意挥霍自己的的大好青春,却不知道自己的青春稍纵即逝;他们想要表达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不公,也许当他们感到自己失败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
就像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一个人可以轻易的学会不在乎,但学习在乎却要付出百倍的勇气和努力。”
在和自己的同事、学生以及他从街上救回来的少女之间产生情感连接之后,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而且亨利还在这个看上去冷酷无情的世界中看到了美丽的生活和人性;然而社会的严重问题非一人之力可以挽回,前路漫漫,主人公也有困惑的时候。然而,心中有信仰指引着方向,在孤独冷寞的道路,毅然走向前方。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

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我的灵魂失语了

我的心在冷却,下沉

显出疲软的病态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冰冷的,但同时又是善良的,温暖的。

只是当我们被压力蒙蔽时,会暂时迷失方向。就算生活再烂,这个世界也没那么糟糕。你失去和遗失的,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用幸运和幸福,全数归还于你。我们要成为有信仰的人,向着我们的梦想,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走过去。不负韶华,勇敢拼搏。


大校心协新媒体运营中心出品

文字:网络&张子健

图片:网络

排版:张子健

审核:刘芳 张楠 陆子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