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欣赏(八)

 明悟好学 2020-05-10

重要声明:以下图片及文均来自中国书画艺术的http://weibo.com/gdshys新浪微博。谨此致谢!

国宝欣赏(八)

明 仇英《沙汀鸳鸯图》--- 仇英较少作花鸟,但画必精工典丽。此图画水汀中栖一对鸳鸯,伴以奇花异石、沙汀竹篁,春意深浓。鸳鸯的姿态生动,颇费经营,刻画精致。图中大片春水,近处清澈见底,水草挺拔,生机勃勃。作者用笔皴擦柔和,敷色层次丰富浑融,深具宋人的写生功力与元人的笔意。

国宝欣赏(八)
元 钱选《桃枝松树图》--- 图绘累实桃枝,一松鼠攀附枝上,作欲取食状。此画在洁净的背景上,用工整的没骨法画出松鼠和桃枝,只在桃实叶脉上略用线勾,使形象突兀于画面之上,在观众的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印象,构图上,松鼠尾巴翘起约和向右上角斜插上去的桃枝取得平衡,在写实中富有装饰味。


国宝欣赏(八)
唐 怀素《苦笋帖》--- 此帖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变化无常,但法度具备。黄庭坚《山谷题跋》:“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从此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笔。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此帖是其传世书迹中的代表作


国宝欣赏(八)
明 蓝瑛《拒霜秋鸟图》--- 此图湖石横伸,一枝芙蓉从石后斜出上挺,枝上伫立一只蜡嘴鸟;石旁幽草数枝,伴着两丛秋菊。此图聚于右侧而感平稳,湖石以枯淡之笔钩勒,稍加墨苔;花朵用淡墨双钩;叶子以适度的水墨,侧笔横超,再用深墨勾出叶茎。枝上的蜡嘴乌,墨彩醒目,栩栩如生。

国宝欣赏(八)
元 赵原《溪亭秋色图》--- 图绘溪山水阁、草木繁茂,溪水潺流。画家以侧锋勾皴山石,用笔疏率苍简,为赵原晚年的作品。

国宝欣赏(八)
晋 王羲之《上虞帖》--- 此帖是“书圣”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曾是多代皇家收藏的物品。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国宝欣赏(八)
宋 秦桧《深心帖》--- 此帖笔意在米芾和蔡京之间,大概蔡六米四。帖末自谓“凝寒笔冻,殊不能工也”,那么如果笔墨调利,那种剑拔弩张的态势恐怕表现得还要不可一世。秦桧是佞臣,却诗文天下,颇擅笔翰,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

国宝欣赏(八)
元 王蒙《爱厚帖》--- 此帖为王蒙给张经的书札,内容是举荐他的朋友林子山,请张给以“得三石米”的差事。王蒙书学赵孟頫,学得极像。从此帖可以看出,不仅点画转折,有赵书规模,就是笔画结体,也学得极似,而且是笔圆墨润,笔画清轻,颇有姿致。

国宝欣赏(八)
元 佚名《东山丝竹图》--- 此图表现晋朝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一座精致的庄院坐落山谷中,主人在侍从的簇拥下正从外归来,堂前一群女乐已在演奏。背景处山势魏峨,云雾缭绕。画面气魄宏大,浓重的青绿设色显得庄重华丽,笔法严整精谨,近似盛懋一派。

国宝欣赏(八)
元 李衎《四季平安图》

国宝欣赏(八)
宋孝宗赵昚 《草书后赤壁赋》--- 此作虽为草书,读之却使人感受到不温不火、从容自如的大将风范。赵昚书法无连绵苟且之习,用笔起讫分明,笔笔清楚,字字独立而气脉连贯,易于辨识。此卷虽有自家面貌,但也渊源有自,从笔意、字势中均可看到唐、宋书家对他的影响。

 国宝欣赏(八)
唐 韩幹《照夜白图卷》--- 图中所画的照夜白是唐玄宗所喜爱的御马,它被系在一木桩上,鬃毛飞起,鼻孔张大,眼睛转视,昂首嘶鸣;四啼腾骧,似欲挣脱羁绊。不仅画出马的膘肥肌健的外形,更着力表现其杰骛不驯的雄骏神采。用笔简练,线条纤细而道劲,渲染不多而体积感、质感颇强。


国宝欣赏(八)
北宋 苏汉臣 团扇《妆靓仕女图》---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国宝欣赏(八)
宋 林椿《海棠图》--- 此为写生画,画西府海棠一枝,其花或灼灼盛开,或含苞欲放,花之设色,白粉为底,罩以胭脂红,勾画晕染,工整细致,清丽端雅,娇柔可人,栩栩如生,颇有苏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感。此画是符合当时皇室审美情趣的院体画,真实生动,工细绚丽。

国宝欣赏(八)

八大山人《枯木寒鸦图》--- 画中景物萧索。树干、巨石均为淡墨点染而成,略加赭色渲染,笔触狂放自由。寒鸦用笔较为工整,浓淡二墨兼施,略施淡彩,质感丰富,造型生动逼真,这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是少见的。


国宝欣赏(八)
清 焦秉贞《孔子圣迹图》--- 焦秉贞画法参酌西法,注重明暗晕染和远近透视,使对象具有立体感和纵深感,在工笔重彩画法中创立新格。此图表现了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的典故。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国宝欣赏(八)
明 周位《渊明逸致图》--- 中国绘画中的陶渊明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潇洒飘逸、远离尘世的高士;另一种则是放浪形骸、醉眼惺忪的嗜酒之徒。画中的陶渊明醉态醺醺,袒腹露胸,人事不省,仆人扶归。该作上承元代画风,文人气息浓郁,墨笔白描,神情澹逸,与源于宋代画院之明代宫廷画的主流作风大异其趣。

国宝欣赏(八)
王献之《东山松帖》--- 此帖是王献之所书写的一通信札,通篇寻绎不到精丽的笔法,谨严的结构,甚至有败笔、“失体处”,而它自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美。读《东山帖》当味其高韵远致,若斤斤于笔墨形质,则如缘木求鱼。

国宝欣赏(八)
宋徽宗《欲借风霜二诗帖》---“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在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瘦直挺拔,侧锋如兰竹,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所谓“如屈铁断金”,赵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国宝欣赏(八)
黄庭坚 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释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台北故宫藏。

国宝欣赏(八)
宋 赵佶《五色鹦鹉图》--- 宋徽宗此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因有徽宗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其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

国宝欣赏(八)
宋 马远《晓雪山行图》--- 图中一位猎主,带着野山鸡和两驴子满载而归的情景。画面用大斧劈侧锋直皴山石,下笔爽利果断,画树简括,枝条劲健。作者以局部取景,来表现出当时人们生活。台北故宫藏品。

国宝欣赏(八)
元 盛懋《秋江待渡图》--- 此图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远山起伏,中间澄江如练,芦雁惊飞,风吹树杪,一派清秋气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携书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载客摇橹而来,意境清幽。画法略近董源,用笔疏简尖硬,是盛氏代表佳作。

国宝欣赏(八)
元 邹复雷《春消息图》--- 图中所绘梅花干苍枝劲,花朵繁密。画家经劲健和时带飞白的笔触皴写粗干,枝条用笔遒劲挺峭。梅花的画法尤为奇特,以纸或绢卷蘸墨点成。全图显现的是一种苍健的风格。卷尾自题“蓬居何处索春回,分付寒蟾伴老梅,半缕消虚室冷,墨痕留影上窗来。”

国宝欣赏(八)
元 赵孟頫 “三跋”之一 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国宝欣赏(八)
明 文徵明 小楷《草堂十志》--- 这件小楷字迹清秀、婀娜多姿,是文徵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此件为册页,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国宝欣赏(八)
明 祝允明《致元和手札》北京故宫藏品。

国宝欣赏(八)
清 汤禄名《明月种树图》--- 此图中一个文人把锄倚树而立,似种树疲累正在憩息。他仰头望向夜空,梅花枝头,云开雾散,一轮明月高挂天宇。图中以墨笔写梅干细枝、繁花密萼,用笔纵放。人物用线疏简,面部刻画生动传神,将人物怡然自得、愉悦安祥的神情表现的栩栩如生。

国宝欣赏(八)
南宋 陈居中《四羊图》--- 此图绘四只山羊在枯树下打斗、观望的不同动态,形象生动,逗人喜爱。全图用笔简练朴实,色调柔和中又有对比。以大面积淡墨渲染出坡地,将天地区分开来,并很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图中景物高低错落,画面富于变化,不愧为陈居中的传世佳作。

国宝欣赏(八)
元 赖庵《藻鱼图》--- 赖庵,僧。生平事迹不详。擅画鱼藻。元代画家常常赋予鱼以类似人的个性。此图中鱼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空间。作者用细线精心描绘了片片鱼鳞,通过晕染来显示质感和立体感。以淡墨写水草,并通过鱼尾的摆动和水草的摇晃增加了画面的动感。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国宝欣赏(八)
明 殷偕《鹰击天鹅图》--- 此画描绘鹰击天鹅瞬间,顿失平衡,翻滚下坠,犹作挣扎。作品构图新颖,画面背景是茫茫湖水,但见芦荻隐约,更显出画面的高远凌虚之致和雄鹰搏击天外的气势。整幅画法工细,天鹅和雄鹰的羽毛先用淡墨勾出,再用白粉细描,柔毛茸茸,体现了明代院体画的风格传统。南京博物院藏


国宝欣赏(八)

明 沈周《云际停舟图》--- 此图为沈周工笔青绿设色巨制。图中层峦叠秀,石纹繁复,山间云岚缠绕,苍松杂树丰茂。篷船停泊岸边,两人对坐晤谈。表现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笔法缜密细秀,设色清朗明洁,吸收了三赵(赵伯潇、赵伯驹、赵孟烦)青绿山水长处,做到细而不板、鲜而不艳,格调清新。


国宝欣赏(八)

明 夏杲《奇石修篁图》--- 此图之中奇石峥嵘,两竿新竹并立抽发,枝叶交互纵横,另有一高竹,由画外凌空插入,具巍峨之势。奇石的画法粗简写意,新竹却以圆劲之法写干、挺秀之笔写枝,撇写竹叶,颇具书法韵味。画面浓墨淡彩,将修竹之挺拔婆娑、含雨带露之姿,刻画得生动鲜明。

国宝欣赏(八)
清李因《芙蓉鸳鸯图》---此幅以构图的疏朗与简括,笔墨的简洁与精劲,营造出花开季节游禽恬淡安闲的状态,进而通过诗画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浪漫气息。画面的空明与洁静,也体现出作者的笔墨功夫。李因,清代女画家,其夫每加以题跋,常云:“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可见其花鸟画在山水画之上。

国宝欣赏(八)
王羲之《远宦帖》--- 此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结构与章法方面的大小错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势的运动感,显得虚活灵动,生机盎然。

国宝欣赏(八)
赵佶《小楷千字文》--- 《小楷千字文》为宋徽宗赵佶二十三岁时用独创的瘦金体所书,原件藏上海博物馆。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

国宝欣赏(八)
王羲之《兰亭序》---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其中得以充分表现。古人称他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