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癌症为何高发?“元凶”已锁定!医生提醒:3大因素,避开任何一个都受益无穷

 夏季三伏天 2020-05-1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诊疗水平日益提高,在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的同时,“疾病谱”也在悄悄变化:

据《柳叶刀》曾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健康负担最重的疾病已经由传染病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达23%,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86%

而那么多慢性病中,以下三种是国人相对更容易患上的!

1

“头号杀手”——脑卒中

目前,中国人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都比国外要高得多,中国老年人的血管更加容易发生病变,显示出种族倾向性,好比白种人容易得皮肤癌。

数据显示,在全球1370万名新发中风患者中,中国有551万,占比高达40%!另外,我国每7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

1
为什么中国人易得中风?

中国的中风发病率如此之高,“罪魁祸首”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疾病,同时也是造成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而血压的升高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①爱吃盐,钠过多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吃咸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成人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天,然而我国居民每人每日平均摄入量约为12克,超过2倍还多!

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它是维持人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钠元素增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造成血压升高

②煎炸炒,叶酸流失

中国传统的煎炸炒的烹饪方式大大破坏了新鲜蔬菜中的叶酸。我们每天需要摄入的膳食叶酸量为400微克,但我国居民的叶酸缺乏比例高达20%-60%

而缺乏叶酸,铁质吸收困难,蛋氨酸合成受阻,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进而增加了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氧化应激作用,同时也会降低血管弹性,推动高血压的发生

我国学者将“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命名为“H型高血压”。而此类高血压患者的中风几率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大5-8倍,比正常人高28倍

叶酸是我们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须依靠外来的食物获取。因此,日常饮食中要添加足量的含叶酸的食物,如豆类、菠菜、油菜、西兰花、西红柿、香蕉、猕猴桃等。若有需要,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叶酸补充剂

提示长时间浸泡、高温、酸性食物等都会加速叶酸的流失,要学会避免。

2
活血通络防中风

除了少吃盐、补充叶酸,平时少坐多动、不吸烟少饮酒也能预防中风,而今天小编要推荐从中医的角度防中风——活血通络

中医认为瘀血阻络,引起血流不畅,则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活血通络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脑卒中。

①活血饮

【药材】

三七粉3克——活血化瘀;当归5克——补血。

【做法】当归泡一个半小时,浸泡过的水也留着,煮水后用三七粉把它冲在汤里,先用少量的水把三七粉调成糊状,再和到当归煎出来的汤里。

②通络糊

【药材】葛根粉30克。

葛根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有通络之效,常用来解决血管闭塞问题。现代医学也表明其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同时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做法】葛根粉放入碗中,先用凉水搅拌成糊状,然后用热水一沏即可。

2

“癌中之王”——肝癌

我国人口占到全球18.5%,但肝癌新发病例却占到了59%,平均每67秒就有一个人被诊断肝癌,每74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肝癌

而近85%的肝癌都与乙肝病毒有关!数据显示,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100~150倍。从某些程度说,乙肝病毒也在一步步把我国推向肝癌的重灾区。

1
4招避免“乙肝”找上门

乙肝病毒会通过血液、母婴及性传播,因此,预防也得从这些方面入手:

①避免共用生活物品

像甲钳、剃须刀等较为锋利的家庭生活用品,很可能损伤皮肤粘膜而出血,若未进行高温灭菌灭活等消毒,与乙肝患者共用了,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②母婴阻断

世界卫生组织表明,婴儿在出生的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在之后接种其余2针(共三针),可以有效达到母婴阻断。

HBeAg 阳性的母亲,即使接种疫苗也有20%的可能出现母婴传播。因此乙肝感染的母亲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另外,对于乙肝病毒活跃期的母亲,应避免母乳喂养

③避孕套

避孕套能有效减少性生活感染。但若任一方在急性肝炎传染期、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期、活动期都不宜过性生活

④乙肝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表明,乙肝疫苗对预防感染乙肝有95%的有效性。建议新生儿等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抗体。

2
“CEO”护肝秘籍

除了病毒,像黄曲霉素、重金属、酒精、药物、脂肪等都会造成肝脏损伤,增加肝癌几率!那我们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肝脏呢?

C——维生素C

肝脏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破坏组织细胞。而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对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肝脏细胞的损害,是很好的“护肝药”。

生活中常见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青红椒、芥蓝、花椰菜、橘子、西柚等。

E——维生素E

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目前国际上,脂肪肝炎的药物选择里面,唯一有证据的就是维生素E。平时可适当食用坚果、橄榄油等富含VE的食物。

O——Ω-3脂肪酸

秋刀鱼、亚麻籽、深海鱼油、干果等食物中都含有Ω-3脂肪酸,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虽然乙肝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得了乙肝就会转化为肝癌,积极治疗也能控制病情,阻止其恶化。

3

“烫”出来的食管癌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患者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每年因该病而死的人数超过15万人

1
食管癌为什么找上门?3大“天敌”需躲避
①热、烫

中国人素有“趁热吃”、“趁热喝”的习惯,这也正是国人高发食管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维持在体温,也就是37℃左右,食物过烫,口腔和食管黏膜都会被灼伤长期以往容易引发炎症,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更是将高于65℃的饮品列为很有可能的2A类致癌物

建议:日常吃饭时不仅要改正吃太烫的习惯吃太快、太咸、太硬的习惯也要改正,以减少食道受损。

②酒精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许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饮酒史。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

长期酗酒,在刺激胃酸分泌过多的同时,还会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反流时,胃酸会涌入食道腐蚀食管壁,促使胃粘膜侵蚀食管粘膜,引发食管癌前病变

另外,像进食过晚、吃完就躺、产气类食物(番薯、板栗、土豆等)吃太多都易造成胃酸反流,要尽可能避免。

③口腔细菌

口腔卫生情况差,如有龋齿、常有口腔溃疡等问题的人,口腔细菌增多,一些致病菌就可能随着唾液进入食道。此时,若食管壁出现伤口或损伤,它们就会趁机粘附,刺激食管细胞引发病变甚至癌变。

建议:养成饭后刷牙、漱口的习惯及时更换牙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洁牙

2
一杯茶饮,利咽喉、护食管

【做法】桔梗、甘草各6g,麦冬10克,泡水喝,每天2-3次,每次泡2-3遍。

桔梗中含有的桔梗皂苷,有刺激咽喉粘膜的反射性、稀释并排出余留在支气管中的痰液、保护咽喉的作用;甘草、麦冬都可利咽。

【提醒】每个人体质不同,使用方子前请先咨询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