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弘一法师书法, 是如何一步步推进褪去烟火气的?

 中正书法工作室 2020-05-11

弘一法师:一个文化贵族,一个精神贵族。

在弘一法师身上,博雅的知识教养,淡薄的人生态度,纯粹的精神追求,严谨的生活仪轨,浓烈的社会情怀,独立的精神取向,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个体价值和精神自由的尊重,也体现出传统知识精英注重道德修养、注重社会责任的文化性格。

弘一法师(1880-1942)堪称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他属于我们的时代,却又跳出我们的时代,最终走到红尘之外。

李叔同一生风雨历程,其品格、处世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具智慧的光芒。然而在38岁的盛年,他毅然抛弃在外人看来如火如荼的世俗生活,遁入空门,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他出家后“诸艺俱废,独留书法。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渡众生”。遗留下来的大量写经、信札、日记给我们探讨佛教与书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弘一法师的书风以出家前后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出家前,其才子气质在书法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楷书顿挫自如,字势飞动英挺饱满,节奏强烈,锋芒毕现。

李叔同早年的书法并没有脱离清代中期以来碑学大潮的影响。他的书法初学篆书、魏碑,后入楷、行、草诸体,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北碑书体对他一生的书法影响至深。早年李叔同写北碑,线条边廓光洁,清爽挺拔。在北碑方峻、整饬的外表下,蕴含着温和文秀的内质。这是他取法北碑所形成的风格特色,也成为他书法不断沉潜,并最终形成“弘一体”的底色。

出家后,迥异于前,书法逐渐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其作品书写的内容多为经典禅语,线条圆劲内敛,无棱无角,结体修长至极,布白均匀,强调对称,通篇褪尽人间烟火,空灵明净,呈现一片强烈的哲学气息,使观者有出尘之感。

结体上,由相对扁方,到逐渐修长。以往他北碑书法中常见的上小下大的结构,变为上大下小。由舒展外拓之势,变得含蓄内敛。笔法上的重要变化,即是由方笔变为圆笔。起笔、收笔处,不仅很难见到方笔所带来的明显圭角,甚至很难见到显著的笔锋起伏。

弘一书法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结构中笔画的组接比较松散,由北碑中紧密如卯榫结构的笔画组接,变为若有若无的断点,因而显得虚和含蓄。

弘一的线条厚实,凝练而含蓄,这种特质是从晋唐笔法而来。他晚年的书法,基本上放弃了饱满、厚实的圆笔中锋,线条纤细、抖索,但筋骨内涵,力度不减。平淡、冲和、含蓄是他晚年书法的重要特色。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在1942年10月10日,临走前三天的时候绝笔写下的四个字。他欣慰的是他解脱了,但他悲悯的是世人都被功名利禄所迷惑,不追求解脱,故写下“悲欣交集”。赵朴初先生评价弘一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人,一轮圆月耀天心。”

在西泠印社2014年的秋拍中,仅有两个字的弘一书法作品《放下》拍出了471万元的高价。两百多万元一个字,很贵;不过,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却是这两个字下面藏着的深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