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图文讲解+练习()

 青草微微 2020-05-11

寒假预习讲解

语文单元1单元2园地2课课练单元3知识点单元4课内填空期中语文单元5

1-3年:1课2课|3课4课5课6课园地17课8课9课10课11课12课园地313课14课15课16课17课18课园地5

4-6年:1课2课3课4课5课6课园地17课8课9课10课11课12课园地313课14课15课16课17课18课园地5

数学:单元1单元2课课练单元3月考1月考2公式单元4期中数学单元5

1-3年:1课2课3课4课5课6课7课8课9课10课11课12课13课14课15课16课17课18课19课20课21课22课23课24课25课26课27课28课29课

4-6年:1课2课3课4课5课6课7课8课9课10课11课12课13课14课15课16课17课18课19课20课21课22课23课24课25课26课27课28课29课

英语

课文详解:一单元二单元知识点英语视频英语书写生活用词外研知识|三单元|四单元|

北师苏教单元1单元2单元3各版本4苏教2苏教3北师期中苏教4苏教5北师5

北师1-3年级:1课2课3课4课5课

北师4-6年级:1课2课3课4课5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情景展示1

情景展示2

情景展示3

交际指导

一、打电话时分注意什么:

(1)打电话要先拨号,号码要拨对。

(2)如果是忙音,可过几分钟再拨打。

(3)电话拨通后,要先自我介绍,再讲事情。

(4)如果对方不是你要找的人,要告诉对方你找谁。

(5)无论接打电话,都要听清主要内容,把话说清楚,使用礼貌用语。

(6)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有:你好;请问……;谢谢;再见。

(7)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二、电话儿歌

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要拨对。

拿起电话说“您好”,告诉对方我是谁。

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内,

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归位。

三、拓展练习

(1)到同学家玩,同学的爸爸妈妈留你吃饭,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2)因为生病请假,不知道当天的作业,打电话问同学。

(3)有一个阿姨打电话找妈妈,妈妈不在家,阿姨请你转告妈妈一些话。

(4)老师打电话来,说晚上要来家访,你不知晚上父母能否准时回家。

图文解读

交际示例

示例1:

东东:喂——你好,我是东东,请问明明在家吗?

明明:你好,我就是明明。你有什么事?

东东:明明,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学校体育场踢足球,好吗?

明明:好的

东东:好的,明天见!

明明:明天见!

示例2:

王华:喂——您好!我是王华,你是赵老师吗?

赵老师:你好,王华,你有什么事?

王华:赵老师,我今天感冒发烧,妈妈要我去看病,所以我想向您请假一天。

赵老师:好的,你快去医院看病吧,身体健康最重要。

王华: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赵老师:王华,再见!

示例3:

李叔叔:喂——你好,请问是王大哥家吗?

小洋:您好,我是他的儿子王洋,请问您是哪位?

李叔叔:我是你爸爸的同学,找他有点儿事情。

小洋:不好意思,我爸爸今天上班了,如果你有事情,我可以帮你转告他。

李叔叔:好的,麻烦你告诉他,明天晚上八点我们同学在枫林酒店聚会。

小洋:好的,我一定转告他!

李叔叔:谢谢,再见!

小洋:不客气,再见!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作者送别友人时在净慈寺所看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四种独立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心情十分愉悦。

我会写:

湖hú(江湖)(西湖)(湖水)   

莲lián(莲花)(莲子)(莲叶)

穷qióng(无穷)(穷人)(穷苦)   

荷hé(荷花)(荷叶)(荷包) 

绝jué(绝句)(绝对)(绝交)    

含hán(包含)(含义)(含水分) 

岭lǐng(山岭)(岭南)(大兴安岭)   

吴wú(吴国)(东吴)(姓吴)

我会认:

晓:xiǎo(春晓、拂晓、家喻户晓)

慈:cí(慈祥、慈爱、仁慈)

毕:bì(毕业、完毕、毕生)

竟:jìng(毕竟、竟然、未竟)

映:yìng(倒映、映日、映射)

鹂:lí(黄鹂)

鸣:míng(鸣叫、鸟鸣、鸣笛)

行:háng(多行、银行、行业)

泊:bó(泊船、停泊、飘泊)

多音字:

行xíng(步行)háng(银行)

泊bó(停泊)pō(湖泊)

易错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近义词

风光—风景 别样—特别 

鸣—叫 青天—蓝天

古诗理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 / 西湖 || 六月中,风光 / 不与 || 四时同。

接天 / 莲叶 || 无穷碧,映日 / 荷花 || 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7、同:相同。
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
9、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0、映日:日红。
11、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  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是虚指,指很多年。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万里,指十分遥远,虚指。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课文主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绝句》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时候,黄鹂、白鹭、积雪、船只等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问题归纳: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2.《绝句》这首诗诗人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绝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说一说示例:

◇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湖面,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更加的鲜红、艳丽。

◇刚刚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小黄鹂在欢快的鸣叫着,远远的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湖水)(莲花) ( 无穷)(荷叶) (绝句)

(含糊)(岭南)(吴国) (拂晓)(毕业)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

莲花( lián)    荷叶(hé )    银行(háng )

岭南(lǐng )    绝句(jué )    行走(xíng)   

三、比一比,再组词。

湖(西湖) 莲(莲花) 荷(荷花) 吴(吴国)

胡(二胡) 连(连忙) 何(如何) 呆(发呆)

四、近义词。

泊——( 停 )       毕竟——(到底)  

五、选词填空。

毕竟      究竟

1、(毕竟)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所以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

2、这个问题是对是错,我们还得一探(究竟)。

六、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送(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西湖)。

《绝句》是( 唐)朝诗人( 杜甫)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七种景物:(黄鹂)、( 翠柳 )、( 白鹭)、(青天)、(西岭)、( 雪)、( 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 黄)、( 翠)、(白)、( 青 )。

七、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宋  )代诗人苏轼。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比喻__的修辞手法,把_西湖_比作_西子_ 。

3、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山色) 潋滟对(空蒙) 晴对( 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唐 )代 杜甫 。这首诗写的是 ( 春雨 ) ,诗中没有一个“ 喜 ”字, 却体现出诗人的( 喜悦)之情。

2、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知时节)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听)觉来写春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从( 视)觉来写春雨的。

4、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八、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天)

同步练习2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教材分析: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采蘑菇,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作者介绍:

张继楼: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等。

我会写:

墨mò(墨水、油墨、笔墨、水墨画)

染rǎn(染色、染发、染绿、一尘不染)

竿gān(竹竿、钓竿、竿子、百尺竿头)

腾téng(扑腾、欢腾、奔腾、折腾)

碎suì(破碎、粉碎、零碎、心碎)

拨bō(拨打、拨水、拨动、拨开)

浪làng(浪花、海浪、风浪、浪费)

葫hú(葫芦、水葫芦、闷葫芦、葫芦丝)

爽shuǎng(清爽、凉爽、爽口、秋高气爽)

蘑mó(口蘑、白蘑、松蘑、蘑菇云)

菇gū(蘑菇、香菇、冬菇、金针菇)

多音字:

扇shàn(扇子)shān(扇风)

近义词

梳妆——打扮 平静——安静 扇动——摇动

戏耍——玩耍 抖落——抖动

反义词

平静——热闹 开放——凋零 欢叫——哀号

清清爽爽——混混浊浊

理解词语: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

扑腾: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本课指重物落地的声音。

戏耍:捉弄耍笑。

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抖落:震动使(雨滴、水滴等)落下。

水葫芦:文中用来比喻水性极好的孩子。

梳妆:梳洗打扮。

虎牙:突出的尖牙,文中指孩子嘴里长出的比较突出的牙齿。

斗笠: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宽边帽子,用以遮阳光和雨

清清爽爽:整洁干净。

词语扩展:

描写童年生活的成语:

无拘无束、天真无邪、生气勃勃 

生龙活虎、欢声笑语、自由自在 

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童言无忌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

眉开眼笑     哄堂大笑     喜笑颜开

课内词语:

句子解析: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梳妆的镜子”是指过去的妇女梳洗打扮时照的镜子,“平静”说明水面上一点波纹都没有。此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垂柳当做人来写,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写出了溪水平静、碧绿、清澈的特点。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染”是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这里指人影倒映在溪水中是绿色的。句中的“染”和“立”用得非常好。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染绿了,“染”富有动感,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立”字传神,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突出了画面“静”的状态。

3.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戏耍”是不仅指游戏、玩耍,还有戏弄的意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 比喻小孩的胳膊, 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4.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清清爽爽”是指整洁干净,这里指松树被大雨淋过以后显得格外清新凉爽。

5.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这句话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句子把蘑菇当做人来写,“戴着斗笠”写出了蘑菇的形状。“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这是个被比喻句,把蘑菇比作山花,写出了蘑菇的形状。

6.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抖落”指孩子们的欢叫声响彻整个林子,震落了树上的雨珠。“斗笠”在这里指孩子们戴着的斗笠。这部分诗中的两个“斗笠”代表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斗笠指的是蘑菇,诗人把蘑菇比作斗笠,后一个斗笠指的是孩子,诗人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组诗大意:

《溪边》描述了一个孩子悠闲地在溪边垂钓以及钓到鱼后欢乐的场景。

《江上》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江水中游泳嬉闹的快乐场面。

《林中》描述了雨后林中的清新空气以及一群孩子采蘑菇时的欢喜情景。

课文主题: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等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问题归纳:

1、读诗,说一说作者写了那三个地方的场景。

作者写了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地方的场景。

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句话中的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

句中的“水葫芦”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这句诗写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牙。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我看到了钓鱼的孩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流动了起来,水中的人影碎了,鱼跳跃着,孩童欢笑着。
江上: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银牙。
林中:我看到了刚刚经过雨水洗过的松林,松树像刚刚洗过澡一样干净、清爽,地上钻出了许多蘑菇,一群戴着斗笠的孩子来采蘑菇,他们的欢叫声震落了树上的雨珠。开心的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欢乐。

三、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只看见一个个戴着像蘑菇一样的斗笠的孩子们。

课外拓展:

仿写

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请模仿课文选择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一节小诗。

树下

感觉不到炙热的阳光,

只听见百灵鸟在枝头歌唱,

孩子们静静的躺在草地上,

嘴角露出了一丝丝甜美的微笑。

 乡村

 听不见街头的吵吵

 阔的田野里也十分安静

 麦子在微风中轻轻地跳着舞

 小狗也爬在地上睡起了大觉。

 不时地传来儿童的欢笑

 那是他们放学后玩耍嫆戏。

 校园

红色跳跃着,

乌黑的辫子甩动着。

孩子们的脸上,

漾着线线纯洁的笑容。

长绳带着银铃般的笑声,

一下一下地甩着。

死气沉沉的学校,

变得富有生气。 

上课

听不见教室里同学喧闹,

哪管老师话筒声高。

书页在桌上轻轻地翻动,

嘴里蹦着怎么也说不完的话。

太阳从山脚悄悄爬上天空,

也想看小鸟在空中玩耍。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墨画(mò nò)    染绿(lǎn  rǎn)  破碎(suì shuì)

浪花(nànɡ  lànɡ) 飞溅(jiàn jàn)  清爽(shǎnɡ  shuǎnɡ)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水葫芦  一(  )山花  一(  )红蜻蜓

一(  )斗笠   一(  )雨珠  一(  )小手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            )

2.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

3.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

四、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mò   rǎn lǜ   diào ɡān  fěn suì  lànɡ huā

(        ) (        ) (         ) (         ) (        )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

葫(   )  拨(  ) 蘑(   )  菇(    )

胡(   )  泼(  ) 磨(   )  姑(    ) 

六、根据例子,仿写词语。

清清爽爽:                                                  

一朵朵:                                                     

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墨(mò) 染(rǎn) 碎(suì)

浪(lànɡ) 溅(jiàn) 爽(shuǎnɡ)

二、一(个)水葫芦     一(朵)山花      一(只)红蜻蜓

一(顶)斗笠       一(串)雨珠      一(双)小手

三、1.水墨画  2.斗笠   3.玉带

四、水墨 染绿 钓 竿  粉碎  浪花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

葫(葫芦 ) 拨(拨动 ) 蘑(蘑菇 ) 菇(蘑菇 )

胡(胡乱 ) 泼(活泼 ) 磨(磨坊 ) 姑(姑妈 )

六、根据例子,仿写词语

清清爽爽:平平安安 安安静静 白白嫩嫩

    一朵朵:一个个 一串串 一只只

七、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同步练习2

同步练习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