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飞龙在天2r7y7c 2020-05-11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峨眉山 图片来自网络

峨眉山曾是道教的重要道场,被尊崇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中的第七洞天——“虚灵太妙洞天”。本期清源与您分享峨眉山两千多年的道教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影响,简析峨眉山由“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演变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的原因。

一、早期峨眉山的仙道活动

峨眉山早在先秦时代,就是具有大山崇拜的“仙山”,许多方士在此避世隐居,其中以楚狂接舆与葛由为著。刘向所撰的《列仙传》说:“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囊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蜀峨眉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去。”同书又载:“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峨眉山还被视为出产仙药之地。晋常璩《华阳国志》载:“峨眉山,《孔子地图》言有仙药,汉武帝遣使者祭之,欲致其药,不能得。”以上均说明早在东汉道教正式创立之前,峨眉山即与神仙方士密切相关。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峨眉早期隐士 接舆与葛由

二、东汉峨眉正式设为教治

东汉中期,张陵在鹤鸣山创建天师道,奉老子李耳为教祖,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为主要经典,由此,制度化道教正式形成。张陵以鹤鸣山为中心,划分了24个教区,以系统传道,即著名的“二十四治”。汉献帝时,张陵之孙,被尊奉为天师道系师的张鲁任汉中刺史二十余年(约公元190—215年),并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献帝建安三年(198),张鲁于二十四治之外另立“八品游治”。其中第一治即为峨眉山,第二治是青城山。在东汉末年,峨眉山已经成为天师道划定的一个教区,在正统道教理论体系中获得了初步的名分。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天师道创立者张陵与三代天师张鲁

三、魏晋峨眉道教的发展

魏晋时期,是道教体系成熟期,由天师道衍化出上清、灵宝、三皇三个经系,构成后世道教“三洞经教”的主体。这三个经系均与峨眉有密切关联,其中尤以灵宝经系对峨眉影响最大。《灵宝五符经》是早期“灵宝经系”主经,经中讲述黄帝持有《真一之经》,但不解其中之要,于是四处寻访,往峨眉山见天真皇人。皇人告知此经又称为《真一五芽天文》,并为黄帝解读这部经典。峨眉山天真皇人的授道者形象在《灵宝五符经》中确立,并对其后道教传经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天真皇人传《灵宝五符经》

峨眉山的仙山地位此时也进一步强化。葛洪《抱朴子》中称:“青城山、峨眉山、绥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东晋晚期,道教洞天福地系统已经初步构建,《茅君内传》中提及三十六洞天并罗列了前十大洞天名称,其后小洞天未具体列名。洞天特点之一就是诸山洞相互潜通。陶弘景《真诰》称:“句曲洞天,西通峨眉,南通罗浮,皆大道也。”《太平御览》引《名山记》载:“山如蚕蛾之眉,亦有洞天,诸灵书所藏,不知当是第几洞天也。”说明此时峨眉山已初步列为洞天之一,只是序列还未明确。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峨眉仙府图

晋代峨眉山开始有营建宫观的记录,道士曾在白云峰下建造乾明观。稍晚佛教也传入峨眉山,乾明观因此被改作佛寺。《峨山图说》:“中峰寺,在晋为乾明观,资州明果禅师除蟒患,始改为寺。” 《太清玉册》则载:“峨眉山天真皇人之宫在焉,五胡李雄入蜀称帝,夺为胡庙。” 此应是双方对此事的不同记载。

四、唐代峨眉道教的鼎盛期

唐代峨眉山的道教传播得到迅速发展。唐初,著名道士孙思邈入蜀来峨眉山隐居,居于峨眉牛心山天柱峰(今牛心岭),遇仙人王仲都授道要,并收当地人勾度为弟子。孙思邈对峨眉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天柱峰也成为峨眉道教的活动中心,频繁在唐宋诗歌中出现,如唐代施肩吾《天柱山赠峨眉田道士》诗“古称天柱九连天,峨眉道士栖其巅”等等。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药王孙思邈

道教洞天福地体系在唐代正式构建完成,峨眉山继霍童、五岳之后被尊奉为第七小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第七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眉县。”天真皇人也由《五符经》中“真一五芽之道”的教导者变成整个洞玄部灵宝经的传授者。唐潘师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称:“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受于轩辕黄帝。又天真皇人受帝誉于牧德之台。”天真皇人作为洞玄部传授者的地位不但被确立,同时也拥有神仙部属,以济世度人。如《仙传拾遗》称:“峨眉山中神仙万余人,自皇人统领,置宫府分曹属,以度于人。”

峨眉洞天的确立,吸引了各地高道纷纷入蜀朝山参访。五代宋初,吕洞宾、陈抟等入蜀居于峨眉山。吕洞宾在二峨山麓紫芝洞、大峨山千人洞隐修。陈抟在峨眉布道行医,自号“峨眉真人”。据《太华希夷志》载:“有中使至峨眉,有客入谒,衣冠甚伟,自称东明专相,多说华山事,后方悟华山陈先生,遽令召之,不知所往。”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峨眉山陈抟手迹福寿拓片

五、南宋峨眉道教由盛转衰

宋代中期,茅山上清派与金丹派南宗传入峨眉。茅山道士俞希隐为上清派二十六代宗师笪净之入室弟子,政和年间入蜀,初隐居青城山,后往来青城与峨眉间,传授上清派道法。《茅山志》评俞希隐:“今蜀人有闻洞法上道,俞公之行化也。”金丹派南宗为宋初张伯端所创,至第五祖白玉蟾时发扬光大,白玉蟾弟子孟煦将其传入峨眉。孟煦为西蜀人,居峨眉山西峰。后游福州,参访白玉蟾弟子彭耜,复在白鹤洞天遇白玉蟾,授以九转金丹秘要。孟煦归峨眉后,依南宗规制在峨眉西峰建道靖【1】“金华冲碧丹室”,在亲友间传播丹法,形成了教团活动。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峨眉孟煦传南宗五祖白玉蟾所授丹经

宋时峨眉山主要道观为峨眉观。按《清一统志》:“峨眉观,在峨眉县大峨山上,宋政和(1111-1118)中建。”《舆地纪胜》载,峨眉观在峨眉县南十五里,为峨眉山“六寺一观”之一。明人称之为宋皇观,如明朝《登峨山道里纪》中载:“宋皇观旧址,古有道纪堂,幽馆别室,合三百五十间。”峨嵋观庙宇虽规模宏大,但峨眉道教已出现衰弱的迹象。峨眉所谓“六寺一观”七座庙宇中,道教仅占其一。原唐代道教核心的牛心山天柱峰孙思邈故宅于宋初时被高僧继业三藏创建为牛心寺,孙思邈所遗丹鼎成为僧人镇寺之宝。峨眉顶峰七宝台也于宋初被僧人用作修习禅定之所。道教对峨眉核心地区的失守,使其丧失了对峨眉山神圣空间的话语解释权,峨眉山由“天真皇人论道之地”逐渐演变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

六、明清峨眉道教的颓败时期

明初,张三丰真人来西蜀,曾见蜀献王朱椿,后往来于青城、峨眉间,并在峨眉留下多篇诗作。按《望大峨留月庐作》诗序,张三丰曾在峨眉山中构建留月庐,以做往来栖真之所。明时峨眉道士多隐迹山林,较著者惟韩懋。韩懋号飞霞道人,善医术,正德间游京师,武宗赐号“抱一守正真人”,赐建飞霞宫,后乞请还归峨眉山。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张三丰与伏虎寺三丰手迹拓片

明代中后期,峨眉道教逐渐衰败,峨眉主观宋皇观已成荒芜虚莽。直至万历十三年(1585),御史卫阳子赫瀛为振兴道教,在吕洞宾曾经修道的十字洞附近修建纯阳殿。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光道士在峨眉山麓创建会宗堂,同时供奉普贤、广成、接舆,取三教会宗之意。两者试图以“吕祖信仰”与“三教合一”方式来维续道教香火。明末四川被祸最惨,峨眉道士星散各地。清初,会宗堂与纯阳殿相继改为佛寺。从此,道教在峨眉山的道场全部丧失。

峨眉山道教发展略述

图/纯阳殿与报国寺前身会宗堂曾为峨眉山最后道观

由于千年仙山的声望,清代仍有潘道人、徐宗德、万开烈等道士在峨眉山中修道,但影响已微乎其微。其中最著者为道教西派祖师李西月。李西月早年因病至峨眉疗养,遇道教高人郑朴山,遂拜其为师。据传,后在峨眉山遇张三丰、吕洞宾传授内丹要诀,因以创建道教西派。民国时期,峨眉山仍有新的道教建筑建设。1935年,时任四川省保安司令的王陵基信奉道教,捐款一万银元,请伏虎寺方丈仁善重修寺外的玉皇楼,并于寺内创建了三丰祖师殿。1953年整修时,方以混乱宗教气氛为由,拆除玉皇楼和改建祖师殿为御书楼,恢复旧观。

结语

峨眉山作为第七小洞天【2】,道教在山中传承两千多年,而最终被佛教取代。究其原由,约有以下两点主要原因:

其一,峨眉多洞室,修道之士继承秦汉方士传统,大多岩居穴处,独身隐遁,远避尘世,不注重庙宇创建与忽视对大众传教,较少形成大规模的教团。

其二,北宋初期,道教对金顶、牛心岭等峨眉核心地区的丢失,无法对神光灵灯现象做出应变,丧失了对峨眉山神圣空间的话语权与解释权。伴随佛教的蓬勃发展,道教不断衰微,最终由“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演变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

虽然峨眉山上的道教已没落,山中仍留有九老洞、仙皇台、七天桥、洞天首步等诸多道教遗迹,相沿未改,洞天遗韵犹存。

注释:

【1】道靖:即靖室,道家修养静息的处所。靖,通“ 静 ”。

【2】洞天福地: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峨眉山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七洞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