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脾胃:“胆小怕事”,却是身体成长的原动力

 我爱你文摘 2020-05-11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的生长发育全依赖脾胃的生化滋养。幼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迫切,脾的运化为身体成长提供原动力,是不是很强大?其实,孩子的脾胃发育不健全,还很虚弱,加上饮食不节制,养护失当,往往会出现各种脾胃问题。如何养好脾胃,从脾胃的“胆小怕事”说起。了解它怕什么?喜欢什么?自然就知道如何养脾胃了。

脾胃”胆小怕事“的6表现

  • 怕撑

很多孩子的脾胃差,大多是吃的太多,撑的。家长怕孩子吃不饱,吃得少,另外孩子也不懂得节制,造成“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不改变这些坏习惯,孩子脾胃养不好,所以应该控制孩子的饮食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缓养脾胃。

  • 怕凉

脾胃喜欢温暖,寒凉是脾胃的大忌。特别是夏天来了,孩子喜欢吃凉的东西,雪糕,冷饮,凉性瓜果,都容易伤及脾胃。除了让孩子少吃生冷食物,还要注意天气的温差变化,给孩子的腹部做好保暖,以免脾胃受凉。

  • 怕腻

孩子们都喜欢吃甜食,但甜腻的食物在脾的运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湿气,脾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另外肉食肥腻,更易产生湿气,孩子生病期间更应该严格禁食肥腻食物。

  • 怕湿

湿邪为六淫之一,中医认为,湿邪性质黏腻而重浊,能够阻滞气的流动,造成脾气无法升清,胃气无法降浊,也就是中医的“湿邪困脾”。脾胃被湿邪困住了,气机不畅,自然就会出问题。另外,孩子的生活环境要保持通风,避免生湿寒。

  • 怕懒

中医讲:“久坐伤脾”,因为脾主四肢和肌肉,不爱运动的孩子,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玩游戏,刷手机,身体的四肢肌肉得不到锻炼,那么脾的运化功能也会逐渐减少。建议孩子多运动,强体魄,健脾胃。

  • 怕思

大多数孩子的脾胃都不好,因为学业繁重,各种特长班,各种课程学习,加重了孩子的思虑。中医认为:“思伤脾”,孩子的压力,思虑,紧张,进而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食欲。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压力和忧思对养护脾胃大有帮助。

脾胃“傲娇”的6喜欢

  • 喜饮食有规律

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是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都是按部就班的。孩子脾胃较弱,如果饥一顿饱一顿,饮食无规律,对孩子的脾胃伤害是很大的。所以,不管是正餐还是加餐,都应该定时适量,让孩子有规律的进餐,不能随意改变孩子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 喜饮食有节制

孩子吃饭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遇到爱吃的就控制不住,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暴饮暴食,对孩子脾胃伤害大。孩子脾胃虚弱,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病症都和暴饮暴食有关系。

  • 喜吃饭细嚼慢咽

总会看到家长拍孩子吃饭的视频,狼吞虎咽,让孩子吃得多,吃得快,说明孩子身体壮,脾胃好。事实上是相反的,吃得快,食物没嚼烂就咽下,脾胃还要花费很大力气把大块食物磨碎,加重了脾胃负担。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越细碎对脾胃越好。

  • 喜食清淡细软

脾胃喜欢清淡的食物,孩子脾胃很娇嫩,口味过重的食物,如腌制品,辣椒等都有可能使脾胃功能失调。孩子清淡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脾胃虚弱的孩子消化吸收功能差,所以,日常饮食应以柔软,容易消化食物为主,如汤粥,面条,包子,山药泥,土豆泥等,有利于消化吸收和脾胃的养护。

  • 喜温热的食物

寒凉是脾胃的大忌,我们曾遇到过一个小患者,总是拉肚子,不爱吃东西,面色差,检查未见异常,经过详细的问诊发现,孩子总喜欢饭后吃瓜果。综合判断孩子是过食生冷,体内中阳受冷。家长要求孩子改掉饭后吃水果的习惯,一周后孩子的状况好转。所以,家长不要让孩子吃寒凉属性的食物,特别是夏天,寒凉食物吃得越多,脾胃越弱。

  • 喜甘味食物

《黄帝内经》中有“五味入五脏”的说法,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甘入脾,孩子脾胃虚弱,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以补益脾胃。当然,也不能让孩子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脾热,灼伤胃阴。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脾胃:“胆小怕事”,却是身体成长的原动力

最后,几个养脾胃的要穴家长需掌握。

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足三里。坚持按摩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

定位和操作: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出。可用拇指按揉1分钟,反复5次。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脾胃:“胆小怕事”,却是身体成长的原动力

太白穴:脾经的原穴,原穴是直接管理脏腑的。可改善孩子睡觉流口水,消化不良,腹胀等脾虚症状。

定位和操作: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可用拇指指端按揉1-3分钟。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脾胃:“胆小怕事”,却是身体成长的原动力

内庭穴:胃经的荥穴,按摩此穴,可清胃泻火,孩子出现口臭,便秘,流鼻血,牙痛等上火症状都可以点按此穴。

定位和操作: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拇指指端点按内庭穴,按压1分钟。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脾胃:“胆小怕事”,却是身体成长的原动力

获取更多中医育儿知识,点击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