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迁都北京前后,北京城竟有6次变身

 六月六2018 2020-05-12

现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经濒临灭绝,甚至比大熊猫还濒危,老北京文化的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赵振华老师(网名:一把驳克枪),研究北京文化多年,年初以来赵老师坚持每周六晚上八点到九点,在“旧京图说”读者群中,为网友讲北京文化。

今天“旧京图说”为您整理的是“老北京的都城”之十四。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永乐初期的三大变化之一是:对崇仁门、齐化门、和义门进行修葺,重新修葺的崇仁门改名为东直门,和义门改名为西直门(注:明正统四年后将齐化门改名为朝阳门),城门牌匾上的“门”字从此都不再有“勾”了;第二:将元城墙的外面砌上了两层砖;第三:永乐17年将北京南城墙向南移动约800米。

迁都前的三大变化

第一变:重新修葺崇仁门、齐化门、和义门

明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中枢詹希元写太学的“集贤门”牌匾,詹希元写的“门”字有勾,可朱元璋一看勃然大怒,认为如此写“门”字会封堵皇上招贤纳士的道路,因此就把詹希元免职了。从那之后,城门上的匾额上“门”字就都没“勾”了。

第二变:把元城墙外砌上了两层砖

明代元初期,元城墙为土城墙,明永乐年间就把元土城墙的外面砌上了两层砖,外层用大砖,内层用小砖,这些城墙的砖分别从山东的临清、聊城,河南的安阳运送来,其中当属山东聊城的城砖最好、最规矩、最有名,一块城砖重量可达24公斤。改建城墙时城墙成梯形,下宽上窄,砌的城墙砖从下往上每往上一层就往进凹一点,这么做利于城墙的稳固,还利于城墙排水。

包砌一公里的城墙需要数百万块城砖,内城的城墙高三丈五尺五寸,城墙顶上有雉堞。什么叫雉堞?它是在墙上面砌出来的短墙,且是有凸有凹的矮墙,战时为防守城墙的士兵们隐蔽用的。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叫“雉”,长一丈宽一丈称之为“堵”,长三丈宽一丈称之为“雉”。雉堞也被称为“垛口”,一个垛口的长度一般有几十公分到一两米,北京城当时的雉堞高度约为1米9,宽约1米5,厚约0.7米。同时城墙每隔大约80米,它设有一个墩台,也叫墙台,老人们根据它的外形,也管他叫马面。

当时明成祖朱棣迁都的时候,只在北城墙修筑了马面,防止北边蒙古人反攻北京城。嘉靖32年扩建外城的时候,才在其它三面城墙上也都修筑了间距不等的马面,原本是80米一处,后来有60米一处,也有100米一处。马面与城墙互为依靠,能够消除城下的死角,能够从上往下压制来犯的敌人。


1870年左右,崇文门往东,内城的南城墙,能够看到很多马面。


1919年左右,从北往南拍的内城的东城墙,远处是朝阳门,也能够看到城墙上的马面,城墙下有护城河。


在崇文门城墙上往东拍的内城的南城墙的照片,这里看雉堞更为清楚,远处是东南角楼。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之后,在内城的南城墙上拍的,不仅可以清楚地看见雉堞和马面,也能看见八国联军。


1921年瑞典人喜龙仁在阜成门南边拍的内城西城墙内侧,照片的左上角可以看到登城的马道。


上世纪60年代老城墙要拆还没拆的时候,安定门一带的内城北城墙。

第三变:拓北京南城

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17年11月甲子,拓北京南城。将2700多丈长的南城墙向南移了二里地(约800米)。元大都南城墙在现在长安街路南马路牙子一线,明永乐移动南城墙后才移到了今天崇文门、宣武门一线。现在还能够看到内城的东南角楼存在,以及角楼西边还有一小段老城墙。通过这一挪就使北京城扩大了5.4平方公里,根据历史记载,挪城墙的原因是北京城成为国都了,官署区域不够,往南挪城墙新增的地方用来新建官署。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两个原因。

1、原来都城的南城墙和原来皇城的南城墙,两堵墙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不到200米。这么近的距离没法按照永乐大帝的想法来建设大明门和千步廊的位置。

2、元大都都城为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是符合周礼中关于国都的规制,明朝初年徐达占领北京后,废除了原来元大都的北城墙,这使得北京城变成了南北短东西长的长方形,既不好看也不符合国都的规制了,所以借这个机会就把南边的城墙往南挪了二里地,在新建城墙的同时,也重新建了这三座城楼。这三座城楼虽然是新建的,但是城楼的名称还是沿用了元朝的名称。对于原来这元大都留下的老城墙只拆了碍事的地方,不碍事的地方就没动它,后来就让城墙顺其自然自生自灭了。

迁都后三大变化(永乐19年后)

第一变:城门有报时工具

都城的9座城门安排了每天通知开关城门的报时工具,其中8座城门是打点的,另外1座是敲钟的,也就是老北京人经常说的九门八点一口钟。

第二变:城门边建庙

明朝永乐年间,朝廷按着朱棣的旨意,在9座城门旁边分别建了一座庙,这庙供奉的、祭祀的并不统一,主要是按照明成祖朱棣旨意新建的庙。

第三变:丽正门外盖廊房

朝廷安排在丽正门外的西边盖了一大片房子。因为盖的房很长,一溜一溜的像长廊一样连起来的房子,所以叫廊房。这四趟街现在仍然还在的,就是现在前门西侧的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大栅栏。


1900年以后的大栅栏西口。大栅栏其实不单指那条长275米、不足10米宽的胡同,而是涵盖了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珠宝市街等诸多支脉的街区。


1880年代,前门外煤市街北头。

这一大片房子东西长300米左右,南北宽有24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7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按当时算恐怕得接近6万平方米,盖了这么一大片房子,它是干什么用的?有研究明史的专家认为,永乐皇帝在北京城门口建这样一大片店铺来招商经营,统称为廊房。并且按当时的地段不同,分别制定了税收的等级,指定了廊房中有能力的经营户来充当廊头,负责收敛税款。

我有不同的意见,原因有以下几点。当时朝廷建紫禁城,建皇城、建都城、建太庙,建社稷坛、天坛等众多的建筑,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资金这么紧张的节骨眼上,怎么可能还挤出钱来盖商业用房来招商引资。而且说在几个城门口和钟鼓楼旁边盖廊房,实际上只有按现在看到的,前门外头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大栅栏,这是明确有记载,剩下的城门外不但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任何历史痕迹。种种迹象表明,它既不是商业用房,也不是朝廷用房,还不是军事用房。那么这是干什么的用房呢?我们下回接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