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于学习的秘密024号:高效的学习,以教促学,理论联系实践,知识结合技能

 长沙7喜 2020-05-12
乐于学习的秘密024.mp3 

来自乐学每日晨语 10:30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传统学习方式,例如听讲、阅读,往往属于被动的个人学习,学习吸收率低于30%,而如果采取主动的学习方式,例如小组讨论,转教别人,学习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

而在这个金字塔中,学习吸收率最高的,恰恰是费曼技巧强调的“模拟教学学习法”,吸收率达到了90%!这也正是费曼技巧的精髓:以教促学,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理论(理论学习)和实践(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以达成更高层次的学习。

案例1:“尖子生”是谁成就的?一种现象:班里的尖子生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在应用“费曼学习法”。因为他们常帮其他同学讲题,也常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经常是各种学习展示的表演者。这就意味着他们充当“小老师”的机会远多于普通学生,他们时不时的需要“以教促学”,每一次帮助别人答疑释惑,都是在反复的拆分-思考-输入-输出-简化……,在帮同学弄懂的同时,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尖子生是差生成就的。

案例2:本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就是对“费曼学习法”的运用。即:确立文章任务—分解文章概念—输出文字段落—反复修改完善。即,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更是为了自己“学”。在此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或许不是本文的阅读者,而正是作者本人。

引申:克服遗忘,记忆转化为技能。

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

对抗遗忘,是学习的永恒任务。

“费曼学习法”的最大好处是知识学的深,所以忘得慢。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教给别人的知识,自己记得更加牢固。

原因是:知识是容易遗忘的,技能是相对牢固的。

知识如何转化为技能?

现象一:背的文章几天就忘干净,学会骑自行车就永远忘不掉。

原因:背文章是知识,骑车子是技能;文章是大脑记忆,骑车是身体记忆;文章不是每天都看,骑车是日常运用(输出)。

结论:知识只有转化为技能,时常输出,才不用刻意记忆。

现象二:会说母语后,再学英语就困难重重。

原因:母语已经成了思维载体(输出载体),此时其他语言符号无法直接输出信息,只有用母语符号二次编码才能实现输出(即:当我们看到一个英语句子时,脑子里输出的却是一句汉语……)。此时,“母语”是我们信息输出的载体,“英语”只是外部的知识,而不是一种思维的技能。即我们是在“用母语学英语”,而不是在“用英语学英语”。

结论:只有“英语”从“知识”转化为“思维”,“用英语学英语”,英语才成为技能。

现象三:学生学的知识忘得快,老师知识记得清。

原因:学生重复的次数没有老师多;学生输出的机会没有老师多;学生是在学知识,老师是在练技能。

结论:重视输入,看似学的多,实际忘的快;增加输出,看似效率低,实际记得牢。

现象四:歌词早忘记了,曲调还能哼唱。

原因:歌词是“知识”,唱歌是“技能”。

只有反复的输出,外部输入的知识才内化为技能,内在的技能才可以随时向外输出为具体的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