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的茶韵与西方的香水,融合出的居然是这番调调

 响品有约 2020-05-12

一旦说起香气史,估计人们印象中所浮现的都是诸如娇兰,香奈儿,宝格丽之类的国际香水大牌吧。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毛病,毕竟如今的香水市场基本被欧美各大品牌所占据,而提起国产香水,大部分人都会一脸茫然。

这也难怪,国内还真没出过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香水产品,类似于贝丽丝、高夫也不过是小众玩家玩玩罢了。

说起国外的用香史,古埃及人很早以前就将香水用于与神灵的交流。对于埃及人来说,那迷人的香气,是太阳神所散发出来的汗水气息,因此使用神的香气可以让灵魂升华而更接近神灵。

古埃及文化没落之后,欧洲人对香水有了疯狂的执念。不过要说欧洲人为什么会对香水这么疯狂呢?Emmmm说起来还真是让人有点小尴尬啊。

说起中世纪欧洲的环境,小约大概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脏、乱、臭”,还真是不冤枉欧洲人啊,欧洲人的脏乱臭主要体现在中世纪的欧陆人民不喜爱洗澡;而且连大城市都没有配套的下水道系统,因此不管是居民还是公共场合的污水,或是人们的排泄物都是临窗随意泼洒,或是直接倒入内河。

所以啊,你想想看,满城都是不洗澡的人们,满城都是随意泼洒的屎尿,那味儿,想想就已经让人作呕了。而中世纪,数次大型传染病也正是这种“脏,乱,臭”的环境所导致的。

可是,城市脏归脏,人们臭归臭,作为贵族终究还是需要有贵族的体面。因此,上层的贵族们就开始研究起了能掩盖这些难闻味道的东西,于是香水就在这种污浊的气息里为欧洲人带来了一缕独特的嗅觉美感。

所以,我们现在仍可以发现,欧洲人的香水大多香气浓厚。毕竟香不够浓,就不足以掩盖欧洲人独特的体味,以及那个年代的气息。

但是中国人显然不一样啊。从古至今就“洁身自好”的中国人,擅长于将自己打理得干净妥帖,所以中国人不需要以浓烈的气息来遮掩什么不体面的味道。再加上文化及宗教习惯使然,中国人追求的香,是让人心旷神怡,素雅而淡逸的气息。

因此不管国人喜爱的檀香、沉香抑或是麝香,多是幽绵而飘逸的,就如同道家所追求的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只能用心去感受;更如禅一般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只能随缘体会。然而对于更多的古代文人来说,茶香、药香,这些充满自然和生活的气息,都是极其迷人的。而这正是国外的香与国内的香的不同之处。

国外的香味为掩盖臭味而生,因而浓烈而带有侵略性;而中国的香则是随心自在,追求自然雅致。但是如果将中国的香气与国外的香气融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结果呢?

Emmm檀香香水的尝试是相当成功的,不管是蒂普提克的檀道还是卢丹氏的白檀,抑或是克利安的圣木,都很好地融合了东西方的特色,并调剂出自己独特的香型,而檀道更是成了小约的日常必备香。但是,各大品牌对于茶香香水的尝试嘛……小约只能说一言难尽。

最早的时候,小约也曾兴匆匆地尝试了宝格丽的茶香系列,不管是绿茶、红茶、还是蓝茶,小约感受到的只有西方风格的香甜,而感受不出所谓的茶香的淡雅。

不过小约也估摸着,或许作为意大利时尚品牌的宝格丽需要迎合欧美消费者的口味,因此只能在气味的设计上选择妥协,所谓的茶也不过是个噱头罢了,香才是关键吧。

不过,当小清新网红“祖马龙”推出茶香系列的限量版香水时,又勾起了小约的兴趣。不知道这个小清新淡香品牌是不是可以为我们带来惊喜?但是,如果硬要说有所收获的地方,小约在这组茶香香水中所体会到的或许只有一种是是而非的意境。

例如大吉岭中,小约所体会的是那艾嵩的绿意揉和着茉莉的香甜,气息清逸而充满灵犀;而氤氲乌龙则是以可可和蜂蜜的甜香融入那香草的粉润感,醇厚温润中带着几分可口的甘美;而银针白毫则是以含羞草的恬雅绽放出柑橘的清新,最后绵延而出的则是麝香的绵韵;而雨露蒸清茶的灵感据说来自于日本的煎茶,可是其气息则是以冷松的清寒溢出清新的柚香来营造夏日山间翠岭的气息,最后隐隐带出的则是丝丝乳香鞣混着马黛叶的清苦。

可以说,从香水的角度来欣赏祖马龙这组茶香可以说是相当清新诱人的,但是硬要说他们与茶香有什么关联,或许只有想象和意境吧。

那么,茶香香水真的这么难以提炼么?小约估摸着,这或许跟东西方的人对于香气的认知和感受有所不同有关吧。就如同小约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旧时国人大多爱淡雅的清茶,而那为了喝茶不惜发动鸦片战争的英国吃货则大爱相对重口味的红茶。

在香气的选择上,西方人爱浓香,爱花香果香;而国人则爱淡雅,更倾向于木香。这……品味都不一样,估计一时半会还是比较难以协调的吧。所以,老外调制出来的茶香香水对于国人来说,或许多少都有些是是而非吧。

倒是这些年,日本的调香师调出的几款香气或许会更接近国人的审美意境,例如出品了一生之水的三宅一声和,以及拥有风之恋和水之恋的高田贤三。不知道他们接下来是不是能为我们贡献出符合国人香味审美的茶香香水呢?

为什么说,茶香香水很难调呢?首先,外国调香师对于茶的感触自然不如国人了。至于调香师是不是能感受到茶香的文化和魅力,小约觉得难,太难了。毕竟隔着文化的鸿沟,这点真的很难调节。

再加上茶香的提纯在技术上也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可以说刚刚冲泡的茶,氤氲而出的茶香,硫化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想提取硫化物融合入香水,并自然挥发而出,这道工序怎么解决,还真是个大问题啊。

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靠香气模拟,那我们来看看老外是怎么模拟香气的。

绿茶:使用的是白花来模拟清淡偏绿调的气息,而至于绿茶的意向那根本就不用提了。

这类香型的香水就有:爱马仕的丹桂云南,宝格丽的绿茶和伊丽莎白雅顿。

红茶:时常被外国调香师调剂出木制香调,小约的感受是不是过于偏烟熏感带着几分皮革气息,再不然就是清冷过头了。

其中的典型就是宝格丽的大吉岭,和香水实验室的Thé Noir。

纳黛茶:阿根廷的马黛茶也是西方调香师大爱的主题,不过西方人手中的马黛茶气息则是以皮革混合着绿调香型再混入馥奇气息的香味。

代表作有阿蒂仙的绿夏清茶,祖马龙的玉露清蒸,安霓古特的决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