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神话与歴史--黄帝时期

 信圣人不如信己 2020-05-12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少典称谓

少典,田,十囗,俗语天圆地方,囗,指地方,十,一,指自然属性,丨,指人为属性,十,人为属性与自然属性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田,辟地成田。曲,三个田字组成,并且长出庄稼为曲,典,曲丌,曲,農字首,丌,祭祀平台。典,農业祭祀典礼,活动。少典,指農业并不发达的地方。并不是指炎帝、黄帝的父辈,而是,指炎帝、黄帝生活在農业不发达的地方。

炎帝--指火耕开荒辟地的史前先民,農业并不发达的地方,指黄河流域陕西宝鸡炎帝陵的周边。炎帝和黄帝是不同时期,两个不同的概念。炎帝是史前火耕开荒辟地史前先民的总称。

炎帝,世代火耕,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烧毁,成为炎帝耕种的田地。另一个动物的栖息地减少,也就侵入农田觅食,最典型的动物是野猪,倉颉創字之初称为蚩尤。

炎帝与蚩尤之戰,炎帝世衰,九隅无遗!

《史记.五帝本纪》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炎帝早于黄帝,蚩尤,本义指野猪群落,最为暴,莫内伐。炎帝时期,野猪形成严重灾害,无计可施。九隅无遗,指没有一处不承受野猪灾害的影响。炎帝与蚩尤之争,为史前先民抗击野猪灾害,炎帝弗能征,炎帝不能取胜。

蚩尤,蚩,㞢虫,㞢,屮一,指草丛,与币字互为倒置。虫,动物总称,倉颉創字指豬。蚩,指出没草丛的动物(豬)。尤,是无的变体,形似犬,犬(犭)者为猪,豕者为豬,犬(犭)本义指豕。尤,也是指疣豬。蚩尤,指出没草丛的野猪群落的总称,并不是指古代先民部落的称谓。

                                               

蚩尤,指野猪群落,一直侵害農田,造成炎帝时期古代先民生活艰难。炎帝世代火耕,按文献中记载,炎帝十七世,是几百年的时间。火耕烧毁了大量的森林和灌木丛,造成了少典地区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炎帝时期火耕虽然开辟大量的農田,但是,森林面积的破坏,造成黄河流域的环境变化。五帝时期的洪水、干旱、龍卷風都与炎帝的世代火耕造成环境变化有关。

《诗经。北魏。硕鼠》中记载: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适彼乐土,爰得我所,适彼乐郊,爰得我直......文中的硕鼠,也就是野猪灾害。野猪的凶悍,贪婪直接危及到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

九黎,九:形似“尤”,指长久、一直之意,黎:黍ㄉ,ㄉ,是饣变体,黎,以黍为食,九黎:一直以黍为食的动物,指野猪。                         

蚩尤,是黄帝时期特定的称谓,倉颉創立漢字,只有正确释读漢字本义,才能正确理解蚩尤是野猪群落的称谓,并不是指古代先民部落的称谓。对于我们理解中國歴史起源起到重要的作用。

神農识得五谷,尝得百草头顶一颗珠形声,人类的农事活动,也是仿生豬开辟農业,通过观察豬的食物结构,识得五谷,尝得百草。古代先民辛辛苦苦耕种的粮食,都饲养野猪群落。古代先民与野猪群落的生存竞争,成为绝对的对抗。

豬是胎生动物中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古代先民辛勤的農业活动,不仅没有形成种族的兴旺,反而,造成野猪灾害盛行。这就是《史记》中记载的“神農世衰”,“九隅无遗”的炎帝时期生存局面。

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

黄帝时期,倉颉創立漢字體系,我们只有从文献中逐字释读其本义,这样更加接近于歴史史实。漢字本身是最简短、最直接、最可靠、最真实的史料,掌握释读漢字本义的方法,才能获得最可靠的史料。。我们应该掌握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本义的方法,理解倉颉創字的思维,以及創字象性原理,逻辑思维表意方式。

涿鹿:涿:氵豕,氵:与“三”一样,指多,象水一样多,绵绵不断。豕:豕者为豬,涿鹿:很多豬和鹿出没的地方,并不是指中冀涿鹿。涿鹿形声猪猡。涿鹿之战,蚩尤被擒杀,尸体被分解。

戰,單戈,單,嘼头十底,十,指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逻辑,單,人与嘼类斗争为單,戰,指古代先民持戈与嘼类斗争为戰。

                                            漢代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雕刻

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是古代先民拿起武器大规模抗击野猪灾害的戰争,是黄帝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倉颉創立漢字體系,促使古代先民最初形成抗灾除恶的社会性,社会性是抗击动物野猪灾害的最有效的工具。

倉颉創立了漢字體系,不仅记载黄帝戰蚩尤的历史事件,而且承载时代的文化状态。倉颉創立每一个漢字都是黄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的可靠载体。漢字學,就是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本义。不仅可以确定黄帝中國历史起始的时空原点,而且,可以确定丝绸文化是黄帝时期文化的最典型特点。

原点时期的信息,可以消除时空上的错位问题,是中國歴史坐标的原点。倉颉創立漢字体系,表述了中國古代的精神是不断抗击动物灾害,不断抗击自然灾害,不断抗击瘟疫疾病的人性,这是漢字人类形成的斗争哲學。

司马迁在写黄帝的过程中,对古典文献中记载的黄帝时期,感到很困惑而难以下笔,谈到黄帝传说的“不雅驯”。他在《五帝本纪赞》中说: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了。”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赞》中,之后,又接下来说:

“余……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司马迁,不正确释读漢字本义,只能承袭了《大戴礼记》和《世本》的做法,把黄帝的神话直接载入史册,有待后人释疑。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选择黄帝作为中國通史的起始原点,做为《史记》的开头,这一点史识,就足以如鲁迅所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知道有了漢字,就有了信史。黄帝时期倉颉創立成命世界万物的漢字體系,每一个漢字本身承载黄帝时期的歴史和文化信息。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本义,就可以释读司马迁在编写《五帝本纪》中所有的疑惑,恰恰可以证明了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开辟了中國歴史的史实。

中國,指抗击一切动物灾害,抗击自然灾害,抗击瘟疫的国度。人类文明,就是抗击一切灾害不文明的现象为文明,也是人性的本质。漢字释读的本义,尚武精神是黄帝时期的重要思想体系的精髓。中原,指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所在地,是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周边,确定了文明的地域上的原点。

倉颉創立了漢字體系成命了世界万物,倉颉创造了世界万物。赋予人性中不断革天命,不断与自然灾害斗争哲学文字體系。倉颉創字就是仿生蚩尤,仿豬学創立倡导抗击蚩尤,抗击野猪的文字体系。倉颉創立漢字體系不仅具有原点思维,具有逻辑思维,还具有辩证思维等特点,所以,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本义是可能,也是必要的。

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必须理解倉颉創字的原理和性质。黄帝时期另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就是嫘祖发明的丝绸,倉颉創字是以“巾”和“糸”表说丝绸在黄帝时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黄帝时期的三件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黄帝时期的历史特征,三件事件都是少典地域,中原地区发生的历史史实,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佐证,来说明黄帝时期,验证黄帝时期。

炎黄之战--阪泉之战并不存在

炎帝、黄帝同处于少典,炎帝早于黄帝,历经十七世代。炎帝时期由于蚩尤之乱,野猪灾害,形成了九隅无遗,炎帝(神農)世衰,当时日趋衰落局面。抗击蚩尤之乱,累战累败。轩辕黄帝便率兵征伐四方,诸侯大多宾服。轩辕训练好熊、罴、貙、貔、貅,与蚩尤戰于涿鹿,蚩尤被擒杀,传言蚩尤尸体被分解,并且分食民众。

炎帝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本质上并不存在。炎帝,黄帝是不同时期的称谓,所以,炎黄的阪泉之战不存在。轩辕指南车,是类似于古代囚车,轿子形态,抗击野猪灾害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倉颉創立漢字體系凝聚古代先民一致抗击野猪灾害,也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成因,称为黄帝。

蚩尤被擒杀,尸体被分解,就是中國神话中龙的原型

龙:尤匕,指蚩尤被杀。

龍:拆分字形,立月、匕(首),己彡,月:古义指肉,动物的身体部位均为月旁。立月:长肉,匕(首):杀头,甲骨文“龍”的字形,也就是具有獠牙动物的头上架着一把“辛”字的匕首,正在承受宰杀。己:身体部位,甲骨文“龍”的身体部位,彡:多,多次劈杀,己彡:碎尸。龍:进一步解读长肉、杀头、碎尸的动物,龙的原型是蚩尤,所以,龍的原型是长肉,被斩杀,被碎尸的豬。

甲骨文“龍”字,也证明了“龍”是一个具有獠牙的动物,头上架着“辛”或“干”字的匕首,承受斩杀的刀刑。獠牙的动物,在中国只有两种动物,象和豬,尤其是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只能是“豬”,不是“象”。搞清楚了蚩尤是豬,也就明白了“黄帝戰蚩尤”的历史事件的性质,人类与野猪群落之间的战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