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血瘀(尿蛋白)中医辩证治疗 邢某,男,56岁,初诊。患肾小球肾炎两年,经治他症已除,唯尿蛋白(++)始终不消,他无所苦。脉沉涩,舌胖淡而暗。 此肾虚血瘀,予益肾固精活血。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芡实,金缨子,肉桂, 益母草,桃仁,红花,狗脊。 二诊:上方服20剂,脉较前见起,他如前。上方加生黄芪20g、鹿角胶15g。 三诊:上方连服3月余,多次查尿,蛋白阴性。脉缓滑,舌嫩红苔白,配面药以固疗效。生黄芪,红参,茯苓,白术,菟丝子,覆盆子,芡实,金缨子,山茱萸,锁阳,益智仁,核桃,鹿角胶,熟地, ,丹皮,益母草,赤芍,巴戟天,炒杜仲,栀子,砂仁,生龙骨,生牡蛎。 分析:慢性肾病,多以脾肾虚论治,临床也确有一定疗效。赵老师独具慧眼,提出“慢性肾病无不与邪入营血脉络瘀阻相关。”其病属实非虚,多热多瘀。治疗大忌温补,当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赵老师的这一见解,阐譬了慢性肾病的又一法门。但不可否认,临床也确有一些慢性肾病属脾肾虚者。此案在益肾固精的基础上,吸取了老师的观点,加益母草、桃红以化瘀,坚持治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