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桂敏艾灸治疗气血虚,气血虚的艾灸穴位以及艾灸时间

 香怡御艾 2020-05-12

气血虚是中医里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女性非常容易出现气血虚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气的根本在脾肺,在表则护卫皮毛,充实腠理,使人有抗邪能力;在内则导行血脉,升降阴阳,周流一身。气充则强、气少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病。关于气血虚如何来艾灸呢,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艾灸来调理。

一、关元穴,是人体的穴位。其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二、气海穴

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三、血海穴

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主治妇科病,血热性皮肤病,膝股内侧痛。

四、三阴交

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五、中脘穴

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六、神阙穴

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艾灸时间

艾灸方法不同,艾灸时间也会有差异,这个自己灵活掌握。如果你使用艾条悬灸的话,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如果是使用艾灸器具的话,艾灸时间要适当延长一倍。当然,这也要看病情,重病患者往往艾灸量比常规的要大很多。

在中医的应用中也有针对此症状的良药,就是把当归、芍药、熟地、川芎这四物熬制成汤,此汤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特点,能补血虚而不腻,化血淤而不虚,对于气血的调理是非常有效的。气血畅通无阻,在体内平稳运行,那么疾病自然也就不会存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