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监禁就像活在真空中。 这段独白来自美国的一个单独监禁犯。 在美国最高危险级别的单独监禁监狱里,犯人需要每天22-24小时独处在一个只有7平米的囚室里。室内只有一个厕所、一张床和一道铁门。 很多犯人很快会陷入抑郁、焦虑。很多甚至变疯或是寻求自杀。 但是与此同时,有些单独囚禁的犯人却能够逐步开始更好地应对这种生活,为什么? 答案:他们的监狱为他们增设了冥想课程。 帮冥想打CALL 你好,我是秧秧。我已经做了近10年的冥想。 冥想不只适用于那些极端情况,而且也适用于咱们这样的普通人,例如:
如果“冥想”是一款产品,我会这么写它的特点帮它推销:
这里,我想跟你说说我个人是怎么利用冥想来为我服务的。 我先从一些比较俗气但是实用的方面说起: 冥想的实用好处 主持会议 以前我是做主持人的。 我在主持大型会议或是活动之前,怕自己紧张忘词,于是会找个没人的厕所,坐在马桶上冥想10分钟。 这样,我在主持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平静得感觉像是在和台下观众人一对一交流着,而不是一对多。 一对一,还有什么紧张的呢? 演播室录制节目 我之前在演播室录节目之前,也会冥想。 虽然主持节目有提字器,但是如果我不专心的话,很有可能我眼睛里看到的是句子,但是因为脑子里想着和男友刚吵过架,整个语气都像是一个很凶的机器人。 冥想让我能够专时专用,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专心做那一件事情。这就好像把自己的精力各归各位,不让不相关的情绪互相传染。 炒员工鱿鱼 之前做公司CEO的时候,炒员工鱿鱼之前,我也会冥想。 为什么? 因为我太紧张了啊。 我讨厌冲突,这不是我的本性。但是为了公司整体利益,我必须解雇不合格的员工。 怎样才能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理智表达呢? 控制情绪最好的方法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感觉有敏锐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握它啊。冥想让我对自己的情绪了如指掌,一有风吹草动,我就已经在情绪到来的那一刻察觉到,准备好了。 与来访者做 life coaching咨询 为了能够让自己将100%的注意力集中在来访者身上,而不是思考自己下一步要问什么,说什么,我会在每一次 life coaching之前做5-10分钟冥想。 平静之后,我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了对方身上。除了关注到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我甚至能够将来访者的一切细节,包括语气、神情、肢体语言、能量切换等尽收眼底,让自己精准地观察和提问。 写作 当我写东西写不下去,需要灵感的时候,我就会将手头东西放一放,去做冥想。 这有点儿像睡觉,让潜意识为你加工整理。冥想出来以后,我的思想会有一种在清空归零之后焕然一新的感觉,我写东西一般就会觉得顺畅好多。 焦虑 / 抑郁 每次我开始觉得焦虑、抑郁,脑子开始变成浆糊的时候,我都会做冥想。百试不爽! 疼痛 我从小到大一直有着比较严重的肠痉挛问题,有几次夜晚疼得我连大剂量止痛药都不管用,甚至到了要叫救护车的地步。 学了冥想以后,我开始在自己疼痛的时候关注自己的疼痛,与自己的疼痛祸福相伴、荣辱与共。我观察着自己的疼痛,好像疼在别人身上,自己只是旁观者而已。 疼痛的时候冥想,我虽然也经历着疼痛,但痛苦感没有以前强烈。那是因为我不再在疼痛本身上增加人为的思想负担,和对疼痛的人为解释,让自己痛上加痛。 英语里的那句话“Pain is inevitable, 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活中一定有痛,但未必是苦。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冥想做到“身苦心不苦”。 失眠 有时候我晚上睡不着觉,但是不确定是因为经前荷尔蒙失调还是因为自己太焦虑导致。于是,我会做冥想。 冥想能够帮助我缓解焦虑。所以如果是焦虑导致,一般冥想一段时间之后我就会自然而然睡着了。 有时候,冥想也帮不了我。这时候,我就知道是自己荷尔蒙失调的结果。于是也就心安理得躺在床上或是起来看书了,不再纠结怎么睡不着觉了! 面对孩子 / 老公 / 生活 俺已是两个孩子的妈了,生活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我三岁半的儿子把胶水当清洁剂,用它来洗他的车车。望着粘了一地板的胶水,和十几卷他准备用来清洗地板的手纸,我当时只想撞墙。 这时候,我会深吸一口气,一言不发地转身走进另一个房间,坐下闭眼冥想3分钟左右。 我曾经对自己发誓,我这辈子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在棍棒下长大。冥想让我迄今为止仍然能够坚守自己的承诺。 冥想的益处 (大的层面) 下面,我从几个比较抽象的层面来谈谈冥想带来的好处。 冥想练习的最大益处就是对自己思想的训练,把它训成能够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我们的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我帮你分析一下: 特点一:多变 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旋转着,有的时候动得快点儿,有时候慢点儿,但是它总在动着。 好多人管我们的思想叫做monkey mind, 就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动个不停。 有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一天身体上什么也不做,但是因为想得太多,觉得好疲倦。 朋友,想也是消耗能量的,而且很多。 最无聊的是,我们的思想那么快地转着,但并没有创造出什么好东西。 它只不过像是在跑步机上呼哧带喘地跑着,看着挺快,其实就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最后,哪儿也没去,但是把你累得要死。 特点二:控制欲强 光想想也就好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把我们无序无章的思想看做我们自己。我这么想了,就意味着这是我的愿望,我的追求。 我的想法就成了我。 有时候我们的想法消极点儿,我们顿时就好难过。有时候突然一下想法积极,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上,无敌万能。 事实从来都没有变,我们就是我们,然而我们情绪一起一落,之后,我们就像被人牵着鼻子走一样,被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情绪控制着。 从此,思想情绪的不稳定让我们也丧失了自己的稳定性。 冥想之后我才理解了中学语文里学的那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原来这真是一种不受自己情绪思维操控的伟大境界啊! 特点三:让惯性代工,自己变懒 最糟糕的是,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所有的想法、情绪、举动并不是在自己控制之中的,而是惯性使然。 我们好像非常自主、有意识的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按照早已设定好的程序,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父母或是社会在我们头脑中预设的指令。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无意识地存在着。 我是个很叛逆的人。从前的我喜欢跟别人对着来,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理性的、充分的依据,而是因为从小到大我的话语权被剥夺,所以长大以后对这个特别敏感。 听起来像是自己在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事实上,从前的我也只不过是习惯、社会、家庭教育的产物罢了,一切行动仍然受着习惯支配,完全谈不上有着独立的见解和想法。 冥想养成习惯之后,我的生活不再存在于一种自动循环的模式里。 冥想帮助我在“导火索”和自己的反应之间加上了一块缓冲地带,凡事让我想一想在行事。 这就是进步啊! 特点四:不喜欢待在当下 有的时候,我们的想法是关于过去的悔恨:哎呀,太糗了!在会议上提出的建议没人理会,还不如不吱声呢? 或者 想法是关于未来的忧虑:那天小丽妈妈说她都给自己3岁的孩子找好小学了。我怎么还没行动?别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只能进没人想去的学校了。 也许你有类似想法的时候正是你和孩子、家人吃饭的时候。明明是可以用心对话、交流情感的时刻,明明是应该“享受当下”的时刻,你的脑子却把你带到了“那时那里”,而不是“此时此刻”。 而你习惯了这样,每一分每一秒就这样在“那里那时”中度过了,。 希望我们不会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才问自己一句“我的生活都流向哪里了?” 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好,你说,如果说冥想能够帮助我们学会做自己思维和情绪的主人。 那“做了主人之后”之后又怎样呢? 做了主人之后,你就可以过一个自己说的算的人生了。 任何改变的前提一定是“意识”。 要想改变,先看清自己原本的样子。直到你看清了自己现在在哪里,处在一种什么状态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把生命那么多年里形成的周而复始的习惯 (pattern)改变。 这么多年的冥想和心理咨询教会了我很多新的人生理念,但是如果没有对自己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能在自己陷入原有思维框架时很快察觉到,我是不可能一步又一步克服从前的局限,而拥抱另一种人生的。 说到底,冥想带来的是一种自我意识,一种对自己一切状态的完全清醒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就是一切改变的根本前提。 冥想最终会带给你蜕变,但是请你先迈开这一步。 |
|
来自: 昵称68383927 > 《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