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中医如何调养?

 新用户9636 2020-05-13

气血亏虚,主要表现为身体倦怠乏力、气短、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等症状;而脾胃虚弱,又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溏泄、消化不良等症状;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容易出现精神不振、腰酸腿软、遗精盗汗、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很多人以上几种症状都会同时存在,会出现脾肾亏虚、气血亏虚的状态。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之精气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能够充养后天,而脾胃后天是气血生化之源,能够濡养四肢百骸;一旦脾肾亏虚,体内产生气血的能源基础不足,就会导致气虚血虚等状态。以上几种功能状态经常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互相配合来改善身体体质状态。1、健脾补中气。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脾胃的调养,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精微等物质能够充养气血,能够补肾精,这是重中之重。

2、补益肾精。肾精充沛,生命活力强壮,阴阳调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精神饱满,能够促进脾胃的健康,以及促进气血的生成。3、补益气血。通过气血的滋补调养,来改善气血亏虚的状态,临床上很多补气养血的药物,也有健脾益肾的作用,比如人参、白术都是很好的健脾胃等药物,都有很好的补气的作用;龙眼肉、黄精、淮山等药物能够补养气血,又是健脾补肾精的重要药物。

文章作者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