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重庆、宁波、深圳、成都接连出手,“一省一圈”时代来了

 昵称535749 2020-05-13

西部城事

2小时前

500

文丨西部菌

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

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时隔一年后,都市圈建设正式步入高潮。近一两个月,多个城市在打造都市圈上相继出手。

一个“一省一圈”的时代,已愈来愈清晰。

01

哪些城市在行动?

5月11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实施方案》出炉,明确将加快修编《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并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推动都市圈提质扩容,打造国家级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样板。

前几天,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加强与重庆区县合作。这实际为重庆都市圈奠定重要基础。

500

宁波日前则提出将根据“甬舟一体化”工作要求,给予舟山户籍人员迁移户口同城待遇。而舟山正是宁波都市圈重要成员。

近期出台的《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出,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上个月底,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20年工作计划,明确将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

再往前推,今年3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力争到2022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

今年1月,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将加快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围绕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的“1+8”区域范围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

500

而去年7月,江西发布《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

这也可能是最早发布专门的大都市圈规划的城市之一,足见江西做大做强省会的决心和气魄。

02

“一省一圈”的时代来了?

那么,各个都市圈的发展水平到底如何?

可以参考的是,去年3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

这份《报告》对全国34个都市圈,分别划分为成熟型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和培育型都市圈三类。具体如下:

成熟型都市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都市圈

发展型都市圈:首都都市圈,合肥、青岛、成都、西安、郑州、厦门、济南、武汉、石家庄、长春、太原、长沙、贵阳、南宁、沈阳都市圈

培育型都市圈:南昌、昆明、重庆、银川、哈尔滨、大连、兰州、福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都市圈。

当然,对这份报告的结论,存在不同看法,也未必包含了所有的都市圈,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西部菌这里不再展开。(详见全国34个都市圈,如何划分一二三线?)。

但由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与城市群不同,一个城市群内部往往有多个都市圈。比如长三角城市群,就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

珠三角,根据广东发布的最新计划草案,更是有广州、深圳、汕潮揭、湛茂、珠江口西岸等5个都市圈。

500

来源:网络

京津冀有首都都市圈和石家庄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有重庆和成都两个。

与城市群的另一个差别在于,城市群可以有多核,但都市圈一般只有单核,是真正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展开。

说到城市群,不一定每个省份都可以入围,但都市圈,基本上每个省份都可以有,最起码围绕省会城市能够构建都市圈。

当然,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实际也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圈。

如果说,在中心城市为王的时代,“一省一城”有点夸张,那么未来,多数地方确实可能进入“一省一圈”时代。

03

这些都市圈将“跨省”

多数都市圈都限定在一省之内。比如,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都市圈是跨省的。这部分都市圈,主要位于长三角区域。

比如上海都市圈,包括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的“1+8”区域范围,跨越上海、江苏、浙江三个行政区。

南京都市圈也横跨江苏、安徽两省,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市。

500

来源:《中国都市圈报告》

另外,首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也都跨出了各自的行政区。

还有一些互相存在交集的都市圈。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去年蚌埠先后提出加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

目前,这两大都市圈均包括蚌埠、滁州、芜湖、马鞍山四座安徽地级市。

而今年有几个都市圈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上个月,国家发改委关于《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

深入实施《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协调推进机制,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这意味着南京、西安、福州三大都市圈规划,都有望在今年正式落地。    

04

都市圈到底有何作用?

根据《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的定义: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这个1小时通勤圈,主要是指轨道交通的运行时间。上述意见中已经明确: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

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提到:

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有序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合理延伸,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

支持重点都市圈编制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也就说,凡被纳入都市圈的范围,中心城市自不必说,次一级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上,也将具备更大的优势,甚至周边城市(镇)都有机会。

当然,这里的轨道交通不一定是地铁,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或将是主流。

于此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何蚌埠要拼命进入南京和合肥都市圈。

另一个方面,则是次中心城市,能够享受到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红利。

前面提到的,宁波与舟山的户籍同城化,说到底就主要就是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500

像这次“黑天鹅”事件,暴露出武汉都市圈内部医疗资源分配的巨大差距,在未来推进都市圈建设的过程中,这一短板应该能够被有效弥补。

当然,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主角,最大赢家还是中心城市。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中心城市的扩容,增强城市的发展纵深和平台效应。

像一些本身体量有限的中心城市,有望在都市圈时代,弥补自己的规模缺陷。比如,南昌大都市圈的建设,直接目的就是服务于提升南昌的首位度。

05

户籍同城愈来愈容易,合并愈来愈难?

与城市群相比,都市圈的范围更小,但在内部却可能有更高效的连接——不管是人口流动、产业分工还是资源整合。

一个顶级城市群内部,必定会有多个成熟的都市圈。

但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都市圈有范围,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范围是靠行政合并的方式来确定。比如,宁波与舟山的户籍同城化,并不等于合并。

而上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基本可以判断,未来都市圈的发展,户籍和公共服务的打通,将优先于行政区划的“统一”。

另外,《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也提出:

以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

也就是说,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是有着明确分工的,并不是追求行政上的一体化。

可以预期,都市圈时代,圈内城市的户籍、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如宁波和舟山这般,或将越来越常见,但是行政合并,可能会愈来愈难。

事实上,行政区划调整历来就是非常少见的。这么多年,大家举的例子还主要是合肥分拆巢湖、成都代管简阳,加之最新的济南吞并莱芜。

500

抛开行政合并的阻力和成本不说,一方面,户籍互认、产业分工有利于增强规模效应,但行政分离,可以更有效避免大城市病,并保留必要的内部良性竞争。

另一方面,都市圈内部的发育水平越高,特别是户籍壁垒消除的大势所趋,对于行政合并的依赖也将随之下降。

因此,都市圈时代的城市扩容,包括打造强省会,合并可能未必是最优选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