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的哲学

 至善哲论 2020-05-13

一、盘古开天地和人意识的觉醒

1、分离与分辨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三五历纪》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中国古老神话“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混沌分离出天地并产生万物,是这个故事的精义之所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道德经》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系辞上》

在古人的观念里,一分离、生出二,是天地及万物产生的根源。

2、分离与分辨的意义

对事物的分辨作为人意识的觉醒乃至人产生的根源,在人类很多古文化中都有体现。事实上,人的一切觉悟、认知、作为都建立在对事物的分辨的基础上。

一分离出、生出二,描述的是客观万物的产生根源,人之所以能分辨客观事物,以客观事物的可以分辨、能够引起人的分辨为前提。

人的世界里的客观万物,是存在在人的观念里的客观万物,是人认知的产物,它以人的意识的觉醒“即可以分辨事物”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分辨作为限定了人的世界里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者说人的世界里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自然基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显现。

也就是说:在人的世界里,人的意识的觉醒(即人可以分辨事物)和客观万物的分离互为前提而存在,人的认知的所有内容,是人对认知对象的相互分离、分辨,及相互的作用的结果。

《道德经》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这句话的精义在于:通过任何手段,都不能分辨、觉悟的东西,人只好把他们捆绑成一个东西。在人的认知里,“一”是不是原本分开的,不光取决于它的客观特性,还受限于人的认知能力,。

如果非要追究万物的终极模样,我们只能说,不能分辨,是人认知的极限,也是人可以认知的万物的限界。分辨是人为的分辨,分离是人的世界里的分离,所以人所能认知的真相,未必就是真相。

没有分离与分辨,人的世界里就不会有任何区别,存在不存在、平衡不平衡、圆满不圆满、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再有差别和意义。有了分离与分辨,就有了它与不分离、不分辨的差异,人们从分离和分辨出发去寻找那个一,其实是在寻找不分离和不分辨,走的是把万物统一的道路,找到了“一生出了万物”的认知。

盘古开天地是分离,人意识的觉醒是分辨,都伴随着人的作为,这一作为必然造成:分开的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和相对的运动变化等值”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根源于分离、分辨对原本的无所谓分不分离的事物的人为割裂,是对分离、分辨作为的回复。我们看到的不争的事实是:在人已知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的相互联系,它因等值性而可以被人们认知,在制约着万物的运动变化。

有了分离、分辨所产生异同的起因,也就有了不同的事物走向统一的结果。不同事物走向统一,只不过是对分离、分辨而造成的改变的回复。因此,我们看到,在人类认知的终极,是一个无法描述的、没有区别的、平衡的、圆满的、包含一切的、拥有一切可能(或能力)的存在。

人为的分离、分辨,造成了天然的相互联系、统一,只不过这种相互联系、统一建立在人为分离的基础上,所谓的天然也只是人所认知的天然,未必就代表着真相。

3、人眼中的世界

人与外界万物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人的自身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累积造成了变化的叠加,变化的叠加产生了定向的加强或减弱,从而使人的感知、应对中产生了多余的和不足的因素,多余的是连锁反应,不足的是不能有效反应。

自我意识是连锁反应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能有效反应则造成了感知、应对的盲区。

在人的历史作为(客观而言是人与万物的相互作用)的沉淀下,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觉醒,自我意识分辨了自己与外界万物,割裂了存在,也给人的认知创造了视角和参考物。割裂产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视角、参考物产生了运动变化的对比。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等值(现代科学也正是用“=”将天地万物的一切作为及变化联系在了一起),展现了被割裂的事物原本的一体性。

所以,当人们沿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以分辨为基础的道路去寻求终极的真相,就会发现,那个终极的包含着一切的可能、一切的能力,它从人的认知道路而来,也可以解决人的可以认知的一切问题,因为人的认知作为里,包含了认知行为的需求。

认知根源于人的认知方式,也无法脱离人的认知方式,认知的起始、过程、结果只是在人的认知方式、认知范围里打转而已。

虽然如此,但这样也证明了人的这种认知方式在人的范围内是有效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人类凭借这种认知方式,在人的各领域满足着自身的需要、实现着自身的目标,尤其是近代科学,通过“=”为人们描绘了精确的世界,使人的精诚度得到极大地提高,使人的需要的满足、目标的实现更加精确,也极大地开拓了人的视野和作为疆域。

盘古开天地、人意识的觉醒限定了人存在的方式,引发了人的所有问题,也为所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道路。

二、“一”的意义

1、“一”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的“一”,即在自然的世界里,“一”即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不能用存在与否去描述、度测,它对人而言意义重大却又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重境界的“一”,存在于在人的世界里,是作为终极存在的“一”,它可以代表终极的真相,它独立于人的可感知的世界之外,它无所不能,纯粹地自然而然。

对这一境界的“一”的追求,是无为无我、完全追随自然造化的修持,但只要是有了主观意识的产生,便是出离了该境界,直接跌落于第四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的“一”,存在于在人的世界里,不是因为它是终极的存在,而是因为它暂时超脱了人的认知。《黄帝内经》中有句话“阴阳不测谓之神”,说的是由于人不知道它的阴阳属性,不明白他的作为定式,所以叫做神。在中医理论中,神是“两精相搏”,它有阴阳的属性,也有作为的定式,只是人尚没有能明白而已。由于其独立于人的认知之外,就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控制,但它依旧基于人的历史作为的沉淀(精),依旧在发生作用,甚至是和人的主观意识发生自然而然的作用(当然,这不是说它是独立于人的神经系统的,以为人的认知只是神经系统作为的已觉悟部分,没有觉悟部分,在人看来依旧是“阴阳不测”的,比如,一个人被人打了一下,他只感觉到疼,知道被打的部位及打人者的可感知特征及运动状态,但是发生在自己体内的,神经系统的运作过程却是搞不清楚的)。

这种境界的“一”,其的精髓在于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主观意识及其主导的错误作为的干扰,但这种境界的“一”的作为,是受自性驱使的。

第四重境界的“一”,存在于在人的世界里,是存在在主观认知里的一,这种一表现在数量、次序上和事物可以认知(此处的认知包括掌控及掌控行为)的同一、一致上,下面着重讨论后者。

可认知的同一,可以表示内外、时间的前后、言行等等的有所区别的事物的同一、一致。比如:诚的内外如一,要求从生命的深处到外在的表现的一致,正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一贯作风的“一”;说到做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文本”的“一”。

2、“一”与精诚

所谓精诚,精需要的是尽可能精确地分辨、区分,而诚则需要尽可能完全地“一”,需要尽可能避开主观意识及其主导的错误作为的干扰,自然而然地去满足需要、实现目标,需要在主观意识的控制下,保持作为的同一、一致。

诚对“一”的需要,根源于作为(客观讲是相互作用)的相和还是相拆台,根源于作为积累的定向加强或减弱作用,因为,集一切有利因素、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去实现精诚之果(需要的满足、目的的实现),正是诚的真意所在。

盘古之力、意识之剑,使人可以将人的世界建筑在分辨的基础上,“一”则使人可以将自然万物及其运动变化关联、等值起来,并从中找到一条生命实现之路。

由于精与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诚对“一”需要,精也会对“一”需要,事实上“精诚”这一作为过程是离不开“一”的。

三、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

1、人为什么是一个人

很多人都认为人区别于万物是因为人有主观意识,事实上并非如此。事实上,动物基本上都有主观意识,因为它们会主动地去追捕猎物,会逃避灾难,会建立巢穴(一部分)……甚至很多动物都有学习、思考能力。这些现象说明了它们有自我的意识,也可以基于它们的生存需要而进行主动的作为,因此,说只有人有主观意识是不符合实际的。

人的神经系统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相比,除了更精确一些、更复杂一些,没有本质的区别。前文论述了人意识的觉醒来自于历史作为的沉淀(与外物相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动物的意识当然也来自于这种沉淀,因为从进化论的角度上说,人和动物起源于一个祖先,人和动物的分化是历史作为(与外物的历史相互作用)的差异造成的。所以,神经系统的精确度、复杂度的差异才是人和动物在意识上的根本差异。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婴儿出生后即在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让其生存与野外,只给与其必要的食物资助(在其具有一定捕食能力后断绝食物资助),这样的人,成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他不会说话,不会用正常人的方式思考,因为他没有生存在人类社会,他不会享受到人类社会对他的作为(包括想和做)引导,他的生存方式会和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异;但他拥有着人类的神经系统,拥有者人的天生的能力,所以会比其他动物更聪明一些,更善于学习到新的能力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仅此而已,它甚至不能比一只黑猩猩的生存能力强,因为黑猩猩享受到了种群对其的作为(包括想和做)引导,另外人类文明使人基本脱离了野外生存,而黑猩猩则一直生存与野外,黑猩猩天生比他更适合野外生存。

这样的一个人,已经不具备是一个人的条件。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根本原因在于其生而为人(传承了人的基因)和成长于人类社会(享受了人类社会的作为引导)。

2、孝

“孝,甲骨文,由 (老+子)构成,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 ”——《象形字典》。

本文尝试解释孝的新义:孝是老幼传承,传承的是人的基因、人的存在方式。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仁”的本义是:人在天地间,与天地、与万物(包括他人甚至鬼神)和谐相处。(参阅《儒学求义》)

所以,孝是人在天地间生存的根本。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

对人而言,孝是天经地义的,是一个人得道的根本和体现。

人生来源于父母,父母也有父母,人的基因是祖祖辈辈代代相传而来的;人活在人类社会中,父母活在人类社会中,父母的父母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的存在也是人类社会传承发展的结果。

所以,亲近亲人,奉养长辈,活在人类社会中,遵守人类社会的规则,是一个人是否脱离人的范畴的根本体现。

孝的本质要求是珍惜、安于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寻求传承式发展,寻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果,而不是标新立异、肆意更改。

3、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

人生命中的每一个生命活动都是建设与拆除的过程,生命活动积累又会出现定向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人生而为人,活在人类社会中,是祖祖辈辈作为积累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传承发展的结果,这些结果给了人基因、身体、性情、意识,人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筑在它们之上。

所以,一个人要想变得更强、活得更好,就必须依托现有的生命结构,使之在需要和目的的引导下,在一个方向上得到持续地建设、加强,而不是随心而欲、随波逐流、标新立异从而使自己的生命结构在拆除、减弱的作用下变得一团糟。

所以,一个人要传承人的基因、人性人情、人的生存方式;要传承家道、家风、家业;要有一个固定的职业方向;要发挥祖传、工匠精神在积累精诚度上的作用;要内外如一、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总之一句话: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

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肇始于主观意识,本质上是对既有生命结构的维护、发展,是一个登峰造极的作为,在“一”的四个境界里,它更多地处于第四种境界(虽然也包含着无明的第三境界,但主体是第四境界)

物的存在,本质是不平衡、不圆满的状态,它需要通过和外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圆满,它也在通过自身的生住异灭、运动变化来达到自身和旁观角度上的平衡、圆满。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阐释着平衡、圆满;万物的运动变化(生住异灭本质为变化)演绎着平衡、圆满。

于是,我们看到:万物都有生住异灭,人都有生老病死,日升月落月落日升交替不休,人作为久了就需要休息,一天里人有醒着的时候也有睡觉的时候……

万物的存在,需要大量的平衡条件的支持。对生命结构的维护、发展同样离不开平衡的、圆满的条件的支持。比如:人活在大自然中,依赖于合适的温度等大量的平衡条件,倘若某一项平衡被打破(比如温度),超出了人的承受限界,人就无法生存。

所以,在“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 的时候,维护自身的、外在的各种平衡、圆满,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一个事物越是精致、越是极端,对相应的平衡条件的需求就越苛刻、越迫切。事实上,人的疾病、灾厄都根源于所依赖的平衡被打破,依赖于人对“由万物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导致的新的平衡条件”的不适应。

从等值的角度看,人需要获得多大的成功,也就需要付出多大的对平衡的、圆满的维护力度,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弛有度”。

五、“一”不能演化为自我的膨胀

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肇始于主观意识,本质上是对既有生命结构的维护、发展,是一个登峰造极的作为,伴随着这一作为的,是自性、主观意识的登峰造极。

自性、主观意识的登峰造极,作为的登峰造极,使人更加迫切地需要更苛刻的平衡条件,否则人的存在及作为就会脱离“和”的框架,从而表现出自我的膨胀。

按照一个方向组织生命,给人带来了更加完美的生命满足,也会使得人的基因、性情、主观意识、作为更加精致、坚固,使人更加迫切地需要更苛刻的平衡条件,从而将自我限定于某一领域、专业及性情的、思想的、作为的定式,这种限定必然导致人的其他方面的作为能力的下降,造成人对其他方面的平衡条件、需求资源的依赖。

比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在更加精细的分工条件下,是人在自身岗位上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人的大量的其他需求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人与人间的相互依赖性得到大幅的加强。

容易自我膨胀,强力的定向限定,很容易使人的性情、作为走向封闭、残忍,但人与人、人与外物间的更强的依赖性,则需要更多的相互包容、更多的互通有无、更多的相互合作。这一矛盾的结构,给了人们两个选择,是修身自律,以更加宽容的心态与他人他物在“和”的框架下互利共赢?还是自我膨胀,在自我需求的驱使下对外展开侵夺陷入于互害的循环,最终害人害己?

宽容、博爱、合作,不是根源于人的天性,所以没有天然的动力源,但是它是人得以存在的条件,所以需要人的主动作为的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