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而不比,比而不周

 猫条山 2020-05-13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周,圆周,合围合群。比,前后紧随,结党为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团结只为共同目标的'义',小人的勾结,则不过是为了个人的私利罢了。象形俩个人相同,通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是俩个人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君子有了中心思想“行乎所当行,止乎所当止”都是自己心中可知的;没有中心思想的人,其所行所止就要靠外部提供参照。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周而不比

  • 拼音:zhōu ér bù bǐ

  • 注音:ㄓㄡ ㄦˊ ㄅㄨˋ ㄅㄧˇ

  • 释义: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 用法:褒义 谓语

  • 结构:联合式

  • 例句:例句:那里肯~。(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基本内容

释义: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周而不比'是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相反的,'比而不周'是指几个人亲密勾结,但却并无包容之心。
出处:《论语之为政篇》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孔子说:'君子合群不勾结;小人勾结不合群。'
周: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比: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结合'小人'解释'比',勾结义无疑。
周与比,一褒一贬,周褒君子,比斥小人,译为'团结和勾结',比较恰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团结只为共同目标的'义',小人的勾结,则不过是为了个人的私利罢了。
何晏《论语注疏》:[疏]'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正义曰:此章明君子、小人德行不同之事。忠信为周,阿党为比。言君子常行忠信,而不私相阿党,小人则反是。注曰:'忠信为周。'
朱熹《论语集注》:'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

解读

南怀瑾《论语别裁》: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表示一前一后两个人,会意亲密。象形俩个人相同,通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是俩个人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够普遍
为什么会有以上的这种差别?简单说:原因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中心思想,换句话说是处事时用心的不同,或叫做处理事务时的出发点不同。用心的不同乃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一个人有无中心思想,就看处理事物的标准源于人的内心还是来之于外部。怎样才是建立了人的内心标准呢: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有了中心思想“行乎所当行,止乎所当止”都是自己心中可知的;没有中心思想的人,其所行所止就要靠外部提供参照。
“君子周而不比”就是说君子与人的交往的依据是按社会人人都认可的公义而行的,是该干嘛干嘛,所以不会逾礼,方方面面却都显得非常周全,其中没有出现相互比较的成分。
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所以必然要攀比“你得多了,我得的不够你多,可你做的还不够我多”都是在不停的比,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利的多少,如此这般怎么可能会有周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