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八仙桌,两把罗圈椅,收古董的花3万块要买,村民坚持不卖

 建安视觉 2020-05-13

  一张八仙桌,两把罗圈椅,收古董的花3万块要买,村民坚持不卖。(王建安  摄影)

  

河南省安阳市瓦店乡杜庄村,一户村民在整理老房子时发现了几件老家具,经民俗学者鉴定,这几件老家具属于清代的老物件。

  

村民介绍,他们家祖上出过文状元,家族以前居住的老房子称为“九门相照”,其中客厅的室内围墙全是雕花的木屏风,这一张八仙桌、两把罗圈椅估计是当时客厅内陈设的家具。曾经有收购古董的商人想花3万元买走,村民坚持不卖,说要留个念想。

  

我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先秦时代已出现坐卧用具和置物之具,汉代的漆木家具已经十分精美。自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随着垂足坐的生活方式逐渐开始流行,经历唐宋时代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家具制作技艺更加娴熟精湛,形体结构愈加科学合理。

  

我国古代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椅凳、桌案、榻、柜架、杂项等五类。汉代以前,人们采用的是以茅草、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后经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來,直呼为椅子。

  

椅子是有靠背坐具的总称,其式样和大小,差别较大。明清家具中的椅类,按椅子的形式来划分,分为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

  

圈椅,亦称“罗圈椅”,它暗合中国古典哲学天圆地方,是指后背搭脑与扶手由一整条圆润流畅的曲线组成,以其上罗圈而得名。据考证中国五代时期就有圈椅,到宋代时出现了天圆地方的圈椅,元朝圈椅所见不多,到明朝圈椅渐成风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明式家具展厅的圈椅与条案。

  

桌案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地位较高,也是礼仪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八仙桌,其形状是方形,每边可坐二人的大方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故名八仙桌。八仙方桌主要应用于接待重要宾客,古人讲的“请上坐”,指的是八仙方桌朝南的左边位子。游客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明式家具展厅用手机拍照。

  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原地区的民居建筑以及室内陈设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老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大都镌刻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故事,从厅堂到居室也大都张挂字画、楹联和警句,使室内既充满了人文气息,又可以警示和教育后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