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一下,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思想;谈一下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思维;谈一下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技法;思想-思维-技法,之所以要做这种认知的整合,就是为了把形而上的思想,变成“形而下”的思维之器。这篇文章是作一次认知的整合,并没有啥新内容,但会有一个“新的形式”去把之前的内容包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整体,贯通“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思想-思维-技法。 从哪里开始呢,从老子开始,谈一谈“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思想内涵,个人称之为心法,这个心法是从老子那里”取经“得来的。俭,是道的三宝之一,要抓住这俭,要明白它的内涵,就是”节省、节约、不浪费“此处的俭,是节俭的意思。 对啥节俭呢,这是俭与啬的内涵所对应的外延!
大道至简的精神内涵就蕴含在【俭与啬】之中。一切从俭,一切从啬,从“俭、啬”引申到“简”,从俭到简,就是要简化,就是要化繁为简。俭而能广,引申开来就是以简驭繁了。 化繁为简!简是终点,化繁是终极策略,化繁为简,没有说出来,如何化繁!当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就是简。个人结合了“假设-否证”的思维来进行化繁为简。可以这么理解化繁为简的技法,就是采取“假设-否证”的思维。想法之树越长越大,越长越复杂 如果没有减枝,就不可能简单,采取“假设-否证”之思维技法来减枝 发挥【俭而能广】的精神,就是要简化,从复杂之中去建立起【简单】。最后再拿简单来驾驭复杂。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背后的的思想就隐藏在老子所讲的这个”俭“字。一旦建立起对”俭“的心理表征,可以说为”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思想找到了根源、找到了”源头“。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思想,它只是一种认知,要把这种认知转化成”思维“,比如”道、法、术、器“ 个人设计了【一个上图的框架】来阐述”大道至简,以简驭繁“!,是从设计的视角出发,一切都是为简单!道,把它一拆为二,【内容】与【形式】,看图 图C 内容可以泛指,泛指概念、理论、原理、事物等。结构是针对内容而言,用一个结构”去包装“内容。但结构意味着抽象的逻辑层次。因此会设计一个易于人感知的形式再去【包装】结构,通过好的包装形式让人易于感知”结构“。大道至简,这个【简】是针对【结构、形式】而言。 要从简单的【结构、形式】之中去设计出法术器,通过法、术、器,来运转复杂的【概念、理论、原理】 ![]() 图D 思考是一个体系,贯穿思想与思维,贯穿“道法术器”,时时刻刻要意识到,思考的系统性、整体性。思考是有序的,但这个序是设计出来的,序中有乱的序是设计出来的,用序来包容乱,也即是用序来驾驭乱。最终整合成道的思维链条”道法术器“,把“大道至简,以俭驭繁”的思想构建成”道法术器的思维链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