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娀

 zqbxi 2020-05-14

       古国名,相传帝喾之妃有娀氏女简狄生了商的祖先契;夏末时商汤伐夏在有娀之虚击败了夏桀的军队。

       关于有娀氏的记载较多,主要与帝喾之妃有娀氏女简狄生商有关,兹录较早的先秦两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如下:

     《诗经·商颂·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大戴礼记·帝系》:(帝喾)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韩非子·十过》:昔者桀为有戎(娀)之会,而有缗叛之。(《左传》作"有仍之会")《淮南子·墬形训》: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又曰:桀败于有娀之虚,桀走鸣条。《史记·外戚世家》: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列女传·母仪·契母简狄》: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说文解字·女部》:娀:帝高辛之妃,偰母号也。从女戎声。《诗》曰:"有娀方将。"

《三家注史记》

       殷契,【索隐】: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正义】: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今按: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安阳城即相州外城也。母曰简狄,【索隐】:旧本作"易",易狄音同。又作"逷",吐历反。有娀氏之女,【集解】:淮南子曰:"有娀在不周之北。"【正义】:按:记云"桀败於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也。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索隐】:谯周云:"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喾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其母娀氏女,与宗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则简狄非帝喾次妃明也。"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集解】:郑玄曰:"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索隐】:尧封契於商,即诗商颂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是也。【正义】: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所封也。"赐姓子氏。【集解】:礼纬曰:"祖以玄鸟生子也。"【正义】:括地志云:"故子城在渭州华城县东北八十里,盖子姓之别邑。"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商人族源“有娀氏”

        商,现代汉语中指商人、商业,从事贸易为商。但从语源来看,“商”本是一个部族,就是商汤祖先的北方部族,因为商汤祖先王亥是中国商贸的鼻祖,封于商,故名商族。

       商族祖先从哪里来?商的发祥地在哪里?随着学术研究和考古学的深入,可以肯定地说,石家庄的滹沱河流域,就是商民族祖先的发祥地。

      关于商族起源,古代典籍记载了一些传说。尧舜时期,商族部落从北方兴起,它的始祖契。契约的契。有学者非要读作“xie”,纯属故弄玄虚,毫无依据。

      契,就是契约的契。契的母亲名叫“简狄”,有娀氏之女。有娀氏是一个北方部落。生于何处?传说很多。在河北的新乐、无极,出土了带有“娀”和“甲戎”等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在元氏县南张村出土的西周軧侯叔瓘父青铜簋铭文中,也记载滹沱河一带有“隹戎”聚居,并且不断南下进攻祗国(今元氏一带)。说明与“有娀氏”相关的部落,不仅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而且必定距离元氏不太远。所以,滹沱河以北,是商民族祖先契母亲的祖居地。

      《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商”。商民族是一个崇尚玄鸟(家燕)的部族,在河北藁城市、新乐市,都出土过先商时期陶玄鸟。由于上个世纪的考古界还没有分清商先、早商、中商、晚商的时代关系,所以,不少考古成果年代的确定,大都不准确。带有玄鸟图腾的一些早期陶器,就是商民族祖先时代的器物,要比商代(商汤建立商朝)早好几百年。

       在藁城市城北发现过一支很原始的陶器玄鸟,基本上就是家燕的造型,证明崇拜玄鸟的民族确 实在这一带居住。先商祖先源于有娀氏

       直到战国时期,在石家庄这一带,崇拜玄鸟的传统仍然延续。考古发现出土带有玄鸟图案的青铜器和陶器很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特别强调: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殷纣地余民”,这些玄鸟型器物,正是殷商后裔信仰的崇拜物。

      因此,先商民族起源于石家庄一带的滹沱河,不仅有历史文献的记载,而且得到越来越多考古学的印证。因此,历史学界逐渐肯定了商民族源于滹沱河的结论。

商民族祖先源于平山

       商汤的一世祖,名叫契,是商民族的祖先,被唐尧封为司徒。《史记·殷本纪》引用《世本》说“契居蕃。”

       对商的始祖契的发祥地 “蕃”古今没有争议。然 “蕃”在哪里?历来争执不休,众说纷纭。有人说商族的始居地在今陕西境内。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蕃”,应是鲁国蕃县(今山东滕县)。还有人说商族的起源地在豫北。还有的学者主张辽宁朝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一带的红山文化,是商民族居住的蕃。

      这些观点,都存在自相矛盾的缺陷,尤其很难从文献、传说与考古学证据三方面相互印证。均属于臆断。其实,商族先的祖居地就在平山县,位于滹沱河畔黄壁庄水库一带汉代“蕃吾”故城遗址。这可以得到文献、传说、考古学文物证据等一系列的证明。

        当代著名考古学家丁山先生认为:契所居住的“蕃”可能是亳的音讹,博、薄、蒲、番、蕃五字汉初写法无定形,可以相通。蕃地“亦可于汉常山郡薄吾县求之。薄吾,战国时期之番吾……是汉以来蒲吾,战国时皆曰番吾。番、蕃古今字,则谓番吾即殷契所居之蕃可无疑也。”

商族祖先源于平山

       汉代常山郡薄吾县即今平山县蒲吾,其故址已被黄壁庄水库所淹。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时故址村民迁建到平山县城附近,仍名蒲吾。

       著名历史学家邹衡先生赞成丁山先生的说法,认为:“河北平山县北临滹沱河,正是先商文化漳河型分布区域内,仅就‘契居蕃’的地望来看,丁氏之说基本上是可信的。”[2]

        可见,商民族的祖先起源于平山县蒲吾,得到学术界认可。

        古代文献还记载:契的儿子昭明居住在砥石。昭明继承父亲职位,协助大禹治水。《世本》记载:“昭明居砥石。”砥石在哪里?

       郭沫若先生认为,昭明所居砥石,在河北省元氏、高邑一带泜水、石跻水流域。商民族祖先契居住在黄壁庄水库一带的蒲吾,其儿子南迁到元氏、临城一带。说明,商民族的祖先,从滹沱河一带,向南迁徙,到了泜水河畔。

      这些历史记载,得到考古学越来越多的证据。

       1954年冬在石家庄市区发现的市庄遗址,经鉴定为先商文化遗址,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这是河北省最早发现的先商文化遗址。

      后来,在石家庄市区北杜村西南,又发现了同类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磨光石斧、带孔的石刀,及陶器残片。根据出土文物特征,当时,被推断属于二里头类型的遗址。也就是相当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的下文化遗址。但从器物类型来看,与夏文化差距巨大,而是商以前的文化类型。。

       之后,考古发现越来越多。2010年,在紧邻平山县的鹿泉市北胡庄发现了一处巨大的遗址,距今4000到3600年的。出土大量陶片及石铲、骨锥等生产、生活工具和完整的鹿角。推断是先商人类长期的居住点,从出土的器物可以看出先商人们以农业为主,另外也打猎,居住的房屋有半地穴,也有的是地面建筑

      同时,在赞皇南马村发现一处大规模先商遗址,总面积上万平方米。省文研所、石家庄市文物局等组成的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的陶片上万件,复原了30多件陶器,还出土了石铲、石镰、骨锥、骨簪等小型器物200多件。根据出土器物判断,是一处重要的先商遗址。”

      这一系列商代以前的商文化遗址证明,从滹沱河畔的黄壁庄,到泜水流域的高邑、元氏、赞皇至漳河一带,是商族的发祥地。先商民族出滹沱。商民族起源平山,这里是商民族祖先的发祥地,是冀商文化的一张名片。

有娀(氏)就是萨尔贡


       萨尔贡(Sargon)是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杰出的军事统帅。他出生于两河流域的基什城邦,是闪米特人的私生子,其母亲地位低下。萨尔贡一出世,就被其母亲抛弃在河边,由一个园丁捡到,并抚养成人。萨尔贡年青时做过园丁,后来被推荐给基什城邦的国王,成为其臣僚。由此可见萨尔贡在当时确实才能出众,以其低贱的出身,仍能受到众人的推举和国王的赏识。

      萨尔贡率领大军继续南下,深入苏美尔腹地,经多年征战,先后征服了乌尔、乌鲁克、拉格什等城邦,直抵波斯湾,统一两河流域,后来又降服亚述,征服叙利亚地区和黎巴嫩山,直抵地中海,再向东击败埃兰,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萨尔贡在基什附近修建了阿卡德城,作为其首都。从此,萨尔贡建立的帝国被称为阿卡德帝国,萨尔贡这一支闪米特人被称为阿卡德人。

       萨尔贡大约死于公元前2316年,史称萨尔贡一世。如果说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英雄人物则改变了历史。两河流域的第一个帝国按历史发展趋势本应由苏美尔人来创建,因为苏美尔人在各方面都领先于闪米特人,而且卢伽尔扎吉西也基本上做到了。但萨尔贡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使这场由南向北的统一变成了由北向南,使较落后的闪米特人统治了先进的苏美尔人。在这个意义上,萨尔贡确实是当时最突出的人物。

有娀(氏)就是萨尔贡

《史记殷本纪第三》: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

有娀(氏)就是指“萨尔贡”。

       史记记载契(xiè)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song)氏”的女儿。又说夏桀在“有娀”这个古城打了个被灭国的大败仗。但“有娀”究竟是什么意思却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们知道是“萨尔贡”建立了著名的阿卡德帝国,那么在中国记载的世界古史(以埃及为主要)中就不可能没有“萨尔贡”的影子。

      其实“萨尔贡”Sargon的译名读音约等同于娀(s——ong)的现代汉语发音。

     “萨尔贡”是闪米特人的私生子,没有父亲的名字,所以中国古史里把他的名字写为女戎,是西亚女人之儿子也。闪米特人属于古犹太人,所以中国古史又在女戎前加一个“有”,合起来就写成“有娀”。“有娀氏”就是指从“萨尔贡”开始的整个家族。而“有娀”又代表当时的首都“阿卡德城”。

       显然商朝的始祖契是萨尔贡的外孙,可能幼时随母亲在埃及(帝喾的义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