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腾鹏: 首次将甘肃古代音乐推向世界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黄腾鹏: 首次将甘肃古代音乐推向世界

他出生在越南河内,却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甘肃。甘肃保存了中国最为久远的音乐资料,却是他的一篇文章,甘肃珍稀的古代音乐资料才为国内外所了解。他就是黄腾鹏,著名音乐理论家,原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今天,就让我们聆听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祖父是辛亥志士

这是段非常曲折的故事。祖父黄禅侠,字询儒,8岁时,太祖父就去世了。父亲19岁时,随舅父到越南经商。此时,正是甲午前后,大批有志之士对满清王朝腐败无能、赔款割地日趋不满,革命风云激荡。孙中山先生在河内宣传革命,祖父有幸聆听中山先生的教诲,毅然在河内参加了同盟会。此后,他利用表伯张绶芝河内华商总会首领的便利条件,往来于越南,港、粤、沪之间,为革命筹集款项。

1908年,祖父参加由黄明堂领导的四月河口起义。后因起义军粮弹缺乏,清兵反扑难以抵挡,父亲便随黄兴避回越南河内。

此后,祖父依旧活跃在河内、云南等地,通过各种渠道为革命奋斗。自1911年云南成立军政府至1915年12月反袁称帝的护国运动,祖父同蔡锷、唐继尧交往密切,他多次往昆明献策商议支持革命。他鼓励并介绍两广青年和华侨青年投考云南讲武堂,发展革命军事骨干。广东来滇讲武堂入学的13位学员中就有叶剑英。他们于1917年8月12日合影送祖父。此照片,后来由我伯父黄腾誉赠送给北京军事博物馆。

1911年云南军政府成立后,提倡发展工商,举办劝业工厂,就邀请祖父出任驻滇经理。这样,祖父就逐渐扎根于云南。

当过地下党的父亲

虽然祖父长期在云南,但父亲却是在河内出生的。因为家族里的好多人,都定居在河内。祖母经常奔波于昆明河内两地。父亲出生于1934年,1938年底,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祖母在越南沦陷前夕,将父亲从河内接到了昆明,辗转就读于昆明的多所学校。那么,父亲是如何喜欢上音乐的呢?

家人是反对父亲学音乐的,伯父、祖母都反对父亲学音乐。这背后有一个故事,1949年,父亲转入了天南中学,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到周末,一些同学会参加教会唱诗班的活动,有时会到市区参加音乐会。这个音乐会上,有大量唱片播放。播放音乐唱片的唱片机是美军赠送,这种唱片机可以放置71张唱片。能一气呵成听完音乐。父亲一场不落地去听,由此喜欢上了音乐。

1949年春天,寒假,父亲半夜打开家里的收音机聆听英国电台播送的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被其二哥发现强行关闭斥责说:“学音乐可以当饭吃吗?我看你当叫花子好喽!”后来,祖母知悉也说: “没有出息!”

的确在动乱年代,音乐是一种奢望。父亲于1949年4月参加了革命,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云南解放前夕,担任滇桂黔纵队第一支队农村工作队队员及小组长,曾经到云南昆阳县彝族内甸区参加建政工作。

父亲曾经回忆过,他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他的任务是了解社会动态和国民党军警的行动。每周他和另一位同志单线联系两次,地点是昆明的文庙大殿前,石台阶上有单线联系的上级同志。这位同志手执一张当日的《正义报》。若无特务盯梢,将报纸正拿装看新闻,若有异常动向,则将报纸倒置放在腿上以示警告,不能接近交谈。同他接头的人是父亲四哥高中的同学王明道。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明道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云南省商业厅厅长等职务。

首篇系统论述甘肃音乐的文章

改变父亲命运的是几次劫难,每一次,父亲都和死亡擦肩而过。在云南昆阳县彝族内甸区建政工作时,父亲重病被送到昆明住院,恰好躲过了叛乱分子的毒手。而和他同一区的区委书记、区长等4名同志都牺牲了。

1950年8月,父亲和他四哥到北京学习。这是一次万里跋涉,两个月后抵达北京,经自己的姐夫(“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的帮助先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旁听,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5年后,父亲面临毕业分配。此时,西北师大艺术系选中了他。在号召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大潮中,父亲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兰州。

那时的十里店,还有狼群,经常下山夜游。父亲回忆,十里店是一个小镇,人口不多,步行到学院要穿过一条浅壕沟,经常有狼从北山下来夜游。院部周围是土垒高墙,墙外全是西瓜田地。水车从黄河引水来灌溉,瓜田种植十分讲究,用三层土、石块、肥料来种植,以保证瓜的水分和糖度,生产的西瓜水分多又甜,十分美味。

刚到师大,就被赋予重任。开学后,系办公室安排父亲担任班主任并教授钢琴,开设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教学任务相当重。1956年9月,父亲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年半。受教于阿尔扎莫诺夫、谭若冰、钱仁康等先生,由此打下了非常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回到师大,形势不断变化,他也只能随着时代大潮不断起伏。

1959年父亲被派到《甘肃艺术志》编辑办公室担任音乐舞蹈编写组副组长,负责有关音乐部分的编写。他在甘肃省图书馆花了半年时光,收集大量史料,又在文献室老馆员张先生的帮助下,寻找到了有关唐、明以来乐论和新中国建立前发表有乐论水平的文章和报道,为编写提供丰富的资料。于1960年在兰州艺术学院学术刊物《创作与研究》创刊号发表《谈甘肃悠久的音乐历史》一文,这是他半年投入收集和研究甘肃丝绸之路音乐和丰富的民间音乐的成果,也是第一篇系统论述甘肃音乐历史的论著。此文现仅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文史目录中可查,在《甘肃艺术志》音乐部分亦有详细的论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父亲发表了大量的文章,1995年被评为教授,他写的《西方音乐史》是国内第一部西方音乐简史通史,受到了海内外专家的好评。他在甘肃任教40年,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音乐作品分析、艺术理论及研究教学,可谓是桃李满陇原。

讲述人: 黄炜 黄腾鹏之女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