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明法解第六十七》诗解1圣主公明法正非私

 琴诗书画情 2020-05-14



《管子·明法解第六十七》诗解1圣主公明法正非私

题文诗:

明主至情,清政明,明于术数,不可得欺;

审于法禁,而不可犯;察于分职,而不可乱.

群臣不敢,行其私;臣,不得蔽贱;

近君主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所养;

境内明辨,不相逾越.所谓治国,主道明也.

明主至公,至公法真,上之所以,一民使下.

乱主偏私,私术不正,下之所以,侵上乱主.

法废私行,则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群党,

比周成朋.主弱臣强,所谓乱国,臣术胜也.

明主上位,有必治势,则其群臣,不敢为非.

是故群臣,不敢欺主,非爱主,畏主威势;

百姓争用,非以爱主,畏主法令.明主情正,

操必胜数,治必用民;处必尊势,制必服臣.

令行禁止,主尊臣卑.尊君卑臣,非亲势胜. 

正文:

  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得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贱,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管子67明法)

【译文】 

英明的君主,掌握权谋策略而不可欺瞒,明确法度禁令而不能侵犯,分清上下职事而不容颠倒混乱。所以,群臣不敢行私舞弊,贵臣不能压制贱者,近臣不能阻碍远者,孤寡老弱不会丧失经常供养,国内尊卑分明而没有互相僭越的情况。这个就叫作治理得好的国家。所以,《明法》篇说:“所谓治理得好的国家,是因为君道强明;” 

明主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私术者,下之所以侵上乱主也。故法废而私行,则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群党而成朋。如此则主弱而臣强,此之谓乱国。故《明法》曰:“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管子67明法)

【译文】 

明法,是君主用来统一人民役使臣下的;私术,是臣下用来侵犯朝廷扰乱君主的。所以,法度废而私术行,人君就没有依靠而陷于孤立,臣下就拉帮结派而形成朋党。这样就形成主弱臣强的局面,这个就叫作混乱的国家。所以,《明法》篇说:“所谓混乱的国家,是因为臣下的“私术”太盛。” 

明主在上位,有必治之势,则群臣不敢为非。是故群臣之不敢欺主者,非爱主也,以畏主之威势也;百姓之争用,非以爱主也,以畏主之法令也。故明主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处必尊之势,以制必服之臣。故令行禁止,主尊而臣卑。故《明法》曰:“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管子67明法)

【译文】 

明君在上位,有必治的权势,群臣便不敢为非作歹。所以,群臣之所以不敢欺君,并不是喜爱君主,而是因为害怕君主的权势;百姓之所以争为君用,也不是喜爱君主,而是因为害怕君主法令。因此,明主掌握着必胜的策略,来统治不得不被使用的人民;控制着“必尊”的势力,来制服不得不服从的臣子,这样就令行禁止,形成君尊臣卑的局面。所以,《明法》篇说:“君尊臣卑,不是由于臣对君的亲爱,而是君主通过权势压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