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说的夏季人体生理病理特点

 我爱你文摘 2020-05-14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谈了夏季的气候变化以及时令之气暑、湿、火(热)的特点,那么作为人处于天地之间,与大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运转时刻都能影响着人体的生理、病理而发生改变。故传统医学认为人是“小天地”。

夏季人体生理变化特征: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统一完整的机体,有机体与周围环境是统一的。人体生命活动不仅反映在脏腑、经络之间,以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反映在大自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即所谓“天人相应”的辩证观、整体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并时刻影响着人体。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相应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表现有严格的季节性。由此,新兴的时间医疗学对于人体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饮食等在季节、时间的变化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天地间有日月星辰的往来,春夏秋冬的交替,朝夕昼夜的往复,子丑寅卯的推移等四时阴阳的变化,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一种能悉知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并能自动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环境的敏锐的时间节律感。那么,在夏季人体是怎样变化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呢?

1.气血运行旺盛

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显著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五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夏季是阳升之极,充于外表,且夏季通于心,心乃主血脉,故气血运行旺盛。再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说:“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意思是说天地炎热时,气血运行畅达。在一年四季中如此,即使在一天之中,昼夜晨昏气温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盛衰也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为饮食养生的每日三餐的选择与调配提供了理论依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所以人体的阳气,“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可见,人体阳气的盛衰是随着昼夜阴阳盛衰的变化而呈节律性变化的,故夏季主阳,阳气盛,气温高,人体阳气运行畅达而于外,气血趋向于表。这种生理变化,其基础则是自然阴阳二气作用于人体,使营卫运行产生节律性变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从人体脉象上也可以进一步反映出气血活动的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夏应中矩……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意思是四时气候的变化,人的脉象也相应上下变动,所以夏天的脉象应合于矩之象洪大方正。夏至节后的四十五天,自然界的阴气渐渐上升,夏天的盛阳开始渐渐下降,这就是夏季阴阳之气升降、脉象变化总特征。

2.夏季炎热,迫津外泄

自然界的季节变化,阴阳之气的更替势必影响人体阴阳之气的变化,腠理外泄,津液外泄,其出汗量要远远大于其他季节。基于这一点,在夏季进行饮食养生要充分考虑这一生理的变化,以及时达到补充人体津液外泄过多而造成的津液亏乏,阴津耗伤的目的,《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因此,夏季保存津液以防外泄过多,实为夏季养生的重要一条。

所谓汗液,是指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所以《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瑭《温病条辨》也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液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称。夏又与心气相通,故夏季多汗,则心气涣散而不收。由此可见,夏季保存或及时补充津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3.五脏应时,心通于夏

在自然界四季变化之中,因人的生理功能亦随之变化,因此,人的五脏功能都随四时、阴阳五行之变化而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南方赤色,入通于心。”意思是说,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都与四季相应,五方之色(青、赤、黄、白、黑)入通五脏。到了夏天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素问·六节藏象论》则更具体地说:“心者,生之本……为阳中太阳,通于夏气。”

所谓“心主夏”是说人体心脏与夏相应,心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在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加强,精力充沛。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夏与心的关系,为的是更好地在夏季饮食养生中,把握时令与脏腑的关系,做到有目的性、针对性进行补充在夏季两个月里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我华夏民族季节饮食养生之特色。

夏季人体病理变化特征:前面已经叙述了在夏季主要有暑、湿二气主令,且常夹杂火热之气,那么在不正常的气候变化时或人体正气虚损时,暑、湿之气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传统医学认为如果侵袭人体后,可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暑邪:

(1)暑冒肺卫:暑冒肺卫,亦称冒暑,为夏季感受暑热或暑湿之邪袭于肺卫的证候。主要表现为:身热口渴,咳逆无痰,胸闷肋痛,脉濡滑而数,两寸有力,或头晕,寒热汗出,咳嗽,苔薄白微腻,脉虚。

(2)暑灼阳明:暑灼阳明,为暑热炽盛,燔灼阳明,津液耗伤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热心烦,面赤气粗,口燥烦渴,汗多,背部微恶风寒,脉洪大而芤(中暑之轻症)。若兼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迷不清者为“暑风”(中暑之重症)。

(3)暑兼湿热:暑兼湿热,即暑热夹湿。为暑湿内郁弥漫三焦的证候。主要表现为: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若烦躁、神昏者为“暑秽”。暑湿内郁,症迫于上,则见身热面赤耳聋,肺主一身之气,暑湿犯肺,肺气不宣,则胸闷咳痰带血。舌虽红赤,苔犹黄滑,则病邪伤在气分可知。暑湿蒸郁中焦,则胃脘痞闷而不甚渴饮。暑湿迫于肠道,失于分清泌浊,则小便短赤,下痢稀水。湿热熏蒸,蒸腾于上,故舌红苔黄滑。若暑湿秽湿之气蒙蔽与上,则烦躁、神昏而成“暑秽”之候。

有资料记载,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火气偏盛,按暑湿证以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次年,北京也流行乙脑,有人仍以白虎汤治疗,效果却不好。著名老中医蒲辅周,根据当年北京雨水较多,湿气较重的特点,按照暑热夹湿证采用苍术白虎汤加减治疗,收到卓效。由此可见,只有掌握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密切关系,才能提高疗效,药物治疗如此,食物养生或食疗其理同样。

(4)暑兼寒湿:暑兼寒湿,为夏令伤暑,复因乘凉冷饮,以至于暑为寒湿所遏。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形拘急,脘闷心烦,舌苔白腻。

(5)暑伤津液:暑热之邪最能伤津耗气。故《医门法律》说:“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阳以热而内耗,阴阳俱不足。”阴津阳气亏虚,则成气津两伤之证。主要表现为,蒸热、自汗、烦渴、吐痢、头重、倦怠、脉虚无力。若热退汗出不止,喘渴欲脱而脉散大者,为津液欲脱。

湿邪:

(1)湿邪伤表:湿邪伤表,又名冒湿,为湿气蒙于皮毛,而未传经入里的证候。主要表现:头重如裹,身热无汗,遍体不适,关节疼痛,四肢倦怠,脉浮缓濡软,舌苔薄白而滑。

(2)湿侵肤腠:湿侵肤腠,为湿邪浸淫肌肤而成的证候。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疮,破流黄水者,为“黄水疮”,脂水滋黏,浸淫蔓延;或夹热浸淫而成疮疖;或足趾奇痒,皮破汁出。

(3)湿流关节:湿流关节,为湿邪流注,着于关节致局部肿痛的证候。主要表现:关节肿痛,肢体重着,或关节或膝关节肿痛,肌肤麻木,手足笨重,活动不便,疼痛固定,脉沉细或濡缓,苔白腻。

(4)湿蕴于里:湿蕴于里,亦称内湿,为湿邪蕴蓄于里的证候。尤以湿蕴中焦为多见。由脾阳不运所致,常发于长夏季节,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泄泻清稀,腹痛肠鸣,或寒热头痛,肢体酸楚,脉濡缓,苔白腻而滑。

另外,在夏季还常伴有火邪内生的证候,其中包括实火与虚火两个方面:

实火证候,为外来火淫之邪,侵袭人体,引起脏腑阳热亢盛,气血灼热所致。属有余之火,其势猖狂,周流不滞。主要表现:①发热、咽痛、面赤目红为风火;②痹疖初起,大热烦渴为毒火;③牙痛龈宣,腮部红肿为胃经之火;④耳聋口苦,坐卧不安为胆经之火;⑤肛门肿痛,便秘,齿痛,颈肿为大肠之火;⑥小便短赤,淋沥灼热为小肠之火;⑦小腹作痛,小便不利为膀胱之火。

虚火,属不足之火,亦称虚热。其势缓涩,凝滞一处,或滞于此,或滞于彼,既不能升,又不能降,一般多见于火淫诸病的后期阶段。亦可见于暑、湿等邪入里化热,消灼真阴的病者,主要表现为:微热,面颊潮红,五心烦热或虚烦不眠,舌红、苔黄,脉象细数。

虚火证候多因阴液亏虚,虚阳上亢所致。即所谓“真阴欲竭,壮火复炽。”热灼真阴,虚火亢炽于上故见微热而面颊潮红;热灼心脾之经,故五心烦热或虚烦不眠。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是为虚火上炎的证候。

以上主要是夏季主令暑、湿、火三气的病理变化及侵犯人体后所表现的常见证候。作为夏季养生亦要考虑到这些时令的病症,做到有的放矢,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