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无不掌握在其家长的手里

 凤凰山居士 2020-05-15
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无不掌握在其家长的手里
(2013-12-27 11:22:44)

按:朋友说上篇博文看不清内容,原文比较长,在http://bbs.tianya.cn/post-free-3859899-1.shtml


我们怎样做父母

 

“五四”之初,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已绵亘两千余年,长对于幼有着无上的威权,睹此状况,1919年,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要以代表世界未来的新生代为主体,而不能以长辈的得失私念为重。这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

从某种程度上说,鲁迅的话主要是说给父母听的,在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孩子的未来就是一切”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个过程中,父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如何做好父母”依然是个永恒的话题。

成功和优秀是今天众多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许。这一点从发行爆棚的家庭教育成功学书籍可见一斑,近年来,国内传授家庭教育经验之书可谓汗牛充栋,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孩子在激烈竞争中已经胜出,家长自信满满传授经验,天下人争相效仿。个案被当做了通例,个体被视为了共性,书里所写都是成功者的以身说法,是励志片,是商业浮躁社会的一个侧影,一种成王败寇的功利教育哲学,并不具备普世的意义。
  教育,究竟是应该培养成功的杰出的少数人,还是培养优秀的国家公民,抑或培养大多数能够构筑幸福生活能力的普通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杀人犯、性变态、战争狂等畸形人格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其幼年成长经历,也即家庭影响。比如,成年人对孩子的控制欲和强迫,都可能给孩子留下永久的心理阴影。前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同样认为,一个孩子在游戏中的态度,基本等同于他将来面对工作、对待事业的态度。当孩子玩着玩具,假如你看着他笨手笨脚,不耐烦,于是干净麻利地替他弄好,抱歉,你已经侵略了他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自信心。诸如此类,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不防偏激一点说,无不掌握在其家长的手里。
  懂得怎样做好父母至关重要。据说在欧美一些教育机构,孩子入托前先期进行家长培训,让家长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类,他们的感知和行为模式与成年人迥然有异。许多华裔家长对此往往有豁然洞开之感。也就是说,要先懂得孩子,了解一些起码的幼儿、儿童心理、思维和行为特征,学会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们。

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是伟大的教育实践者,可以说当前全球的学校教育模式大多受惠于她的实践理论,而蒙台梭利的研究结论之一是:作为儿童,其内在的主动性,求知欲,毅力,基本在六岁之前就已定型。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孩子,其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三岁之前已定了基调,在六岁之后已难以改变,他(她)将来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能够完成目标的还是缺乏耐心容易放弃的,基本取决于其身边的成年人,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这正对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前几年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描写了一种充满了爱、尊重和信任的教育模式,而实则小豆豆所在的巴学园,其创立者小林宗作的办学理念还是传承自英国尼尔先生创办的夏山学校,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培养目的不是成功和杰出,而是内在调和,身心健康,个性良好。

探究尼尔的思想乳汁应该来自卢梭,早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伟大的思想启蒙者卢梭在其教育专著《爱弥儿》中已开启了现代教育的序幕。教育学家普拉门纳茨归纳卢梭的教育理念有这么几点:智育方面,一是尽可能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二是尽可能让孩子看到所学的用处;三是语言的学习不要超越儿童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四是不要让他面临超越其能力的问题。性格方面,一是不要命令儿童,更不要以威胁来命令;二是不要让他认为可以随意役使大人,只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三是认可他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因此责备他;四是不要惩罚他,让他自己承受错误的后果;五是不要求他流露他不理解的感情,如感恩;六是不要让他为了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牺牲他自己;七是尽可能延迟他性欲的出现。

卢梭认为,人在12岁之前属于自然人培养阶段,应当让他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周围环境发生互动,进而增强其生存能力。12岁之后,在前期奠定的基础上,他会逐步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进行吸纳,进而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公民。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表述,“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不仅仅是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对于父母家庭的期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