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可能你会说很陌生,其实在财务工作中报销和支付资金时就是内控,并不是专门接触内控这个岗位才叫内控,只要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平时都会接触到内控。 成本管理,可能会有很多朋友说没有接触这个工作,比如:费用报销审核发票时,实际金额有没有大于计划金额等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接触这方面的工作,可是要问到你认不认识它,可能会说不认识它。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总是接触这个工作,却觉得跟你很远,原因在于我们从事内控和成本管理的工作时,并不知道它是内控和成本管理的工作。 那么,内控在成本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内控可以指导成本管理工作。我们日常财务工作中,比如:业务招待费,以内控最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各个环节,需要事前审批:有哪些人参加,预计事项的标准,招待金额的标准等;事后控制:招待事项结束后,报销时如果超支需要财务审核。按照事前、事后的内控管理,这个超支是否管得住?显然,金额仍会超支,是因为业务招待费很难制定一个指标标准,多少合理?如果说结合企业总预算、收入占比、回收应收比例等,指标标准会相对合理些,业务招待费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招待,从成本的角度不好管控,像公司培训费、会议费、办公费等这些评价标准也是不好制定?因为这并不能像原材料一样有个投入产出的恒定比例,可能花100元搞定事情,也可能花1万元仍搞不定事情。所以事中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有采购、生产、销售三个主要环节,企业也会有各式各样的内控制度,那么: 在采购环节,买什么?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要求 为什么要买? 生产用途、对应的业务或产品 怎么买? 招标比选、统谈统签、供应商目录、框架协议、订单采购、单次零星采购 向谁买? 价格、质量、售后、付款的政策、供货的速度、账期、合作的情况、配套的服务。 什么时候买? 生产用量、价格走势、采购优惠条件、经营周期。 买多少? 库存余额、日均消耗、库存保有量、最佳采购价格和付款政策。 这其中,这些内容都有成本考虑的点,如果出现5个供应商,都有报价,是否选择报价最低的那个?如果价格过低,会带来哪些影响?价格过低,可能质量会有问题,产品的销售情况会受影响,原材料的废品率会上升,如果上升,会导致人工、原料、辅料、客户退货、回款等会受到影响,公司的营销资源和渠道也会受到影响。生产效率降低,也会影响生产中断。低效使用,质量过低,产品受到损失,财务费用也会受到影响。内控在成本管理中也就达不到效果。这里总结一下,单纯追求最低价格可能导致的成本影响:单产品材料用料损耗增加、废品率上升浪费人工成本、其他辅料和原料、运营费用和其他支出、客户退货和付款周期延长、造成收入损失和垫资成本上升、消耗公司营销费用和渠道资源,损失潜在客户等。在内控中,单价不止是一个内容,还要考虑很多方面,内控起不到作用时,是因为每个环节都是完整的,但是它不是连贯的,每项工作不同部门不同的人来完成,在每一个环节时都会觉得合理,当看到成本的某一个点,没有考虑所有环节,成本顶多是叫个成本核算,管理的工作算不上。上下左右会有哪些影响,东南西北会有哪些变化,就像业务招待费。 内控如何指导成本管理? 第一个,业务的预算,需要以业务的经营方案、财务支出预算方面考虑。 第二个,这个事项的权限设置,应从企业经营标准的制定、业务方案的执行、支出控制的管理去操作。 第三个,审批流程方面,考虑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经营的情形、管理期限是否相互制约、执行风险控制方面。 第四个,如何做财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上是否合理,经营数据记录是否准确。 第五个,如何分析评价它?及时进行方案执行效果总结、业务收入分析、考核奖惩方案执行等。 如果这样管控,公司的成本就能起到真正地通过内控去管理。实际工作中,如果员工借支500元,老板已经同意,出纳直接就借出500元,那么就错失了一次管理成本的机会。应结合内控的制度,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内控管理。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尊重原作者,本文系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做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群杰印章研究院 管理知识分享平台 群杰印章物联网 专注印章智慧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