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发烧怎么办?不妨试试推拿这些穴位来退热

  平凡的人 2020-05-15
一般小儿发热体温不超过38.5℃时,我们可以使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冰袋外敷、温水擦浴等。而小儿退热推拿治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操作: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次。

2

推坎宫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操作: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次。

3

运太阳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操作: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

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指纹面。

手法操作: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

5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操作: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

推三关

位置: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操作: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7

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手法操作: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请注意

当小儿有低热时,可先尝试使用物理降温或中医推拿降温,避免滥用药物。但如小儿病情变化迅速,退热效果欠佳,仍反复高热、精神萎靡,请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来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