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大河南 要问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蹲在茅坑上,肚子胀气又翻天动地,却什么都拉不出来。 我们都知道,长期便秘,是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的。有的人一旦便秘,就去吃药,起初通便药还有一定的作用,久而久之,作用越来越小,甚至身体只要不吃通便药,就排不出来东西,这让人感到异常难受。 其实,身体是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的,便秘了,药可不能乱吃。 想要远离便秘,我们首先来看看 什么是便秘 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排出不畅。可伴有腹胀,腹痛,直肠肛门处坠胀感,排便时肛门疼痛、肛裂或痔疮脱出。 便秘时间过长,可有头昏不适、食欲减退,嗳气反胃等症。 顽固性便秘:表现为便秘的症状,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正常时,每日排便1至2次或2至3日排便1次,但粪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种类以及环境的影响。 许多患者的排便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至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每次可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硬如羊粪,且数量极少。 健康人的排便习惯明显不同,如对一组健康人调查结果表明,每天排便一次者约占60%,一天几次者30%,几天1次者10%。可见有少数人平常习惯是2~3天大便1次,无排便困难,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 便秘的原因 摄入的食物或水分过少,肠内的食糜残渣或粪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结肠的正常蠕动; 肠道的蠕动减弱或肠道肌肉张力减低; 肠腔有狭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肠蠕动受阻,导致粪便不能下排; 排便反射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器质性便秘可由多种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结肠、直肠及肛门病变; 老年营养不良、全身衰竭、腹肌衰弱、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或缺乏、肠平滑肌萎缩、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腰骶脊髓与马尾神经损伤或压迫等等均可引起便秘。 功能性便秘则多由功能性疾病(如肠道易激综合征、黏膜应激性减退),排便动力缺乏,滥用药物及不良的饮食(食物中纤维素不足)、生活习惯所致。 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以及含钙、铝的制酸剂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 便秘的危害 拉低颜值 若经常便秘,体内毒素就会增加,机体新陈代谢容易发生紊乱,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面部色素不正常沉着,出现黄褐斑、青春痘,还会导致毛发干枯、皮肤瘙痒等症状。 损害肝脏 长期便秘,身体毒素会在体内积聚,五脏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另外,如果大便长期积聚在肠道之中,毒素会反复被人体吸入肝脏,对肝脏来讲无疑是一种损伤。 引起痔疮与肛裂 出现便秘时,由于大便干结,因此排便会更加用力,而如果排便过于用力,就容易引起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痔疮。另外,排便时太用力也容易使粪便划破肛门管,引起肛裂。 益生菌减少 肠道健康的人:通过检查大便中球状细菌与杆状细菌 的比例,杆状细菌越多,球状细菌越少,一般来说,杆状细菌占80%,则说明肠道是健康的。 癌症病人:这类人体内的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大量增多。 腹泻、便秘人:益生菌减少,中性菌或有害菌相对增多。 肠道内细菌发生比例或数量的变化,可能就说明我们的胃肠道不健康。 肠胃功能紊乱 由于粪便积聚,有毒物质会引起肠胃神经功能紊乱,进而诱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嗳气等多种症状。 便秘了,怎么办? 改善肠道环境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以使益生菌增殖。 在自然界中,许多蔬菜以及膳食纤维类的食物富含丰富的益生元。 比如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有:菊粉、青菜、豆类、香蕉、玉米、地瓜等。 适量运动 吃饱喝足葛优躺,这对胃肠道是极大的损伤。 当然饭后半小时内也不主张剧烈运动,可以缓慢地散散步,走一走,促进肠蠕动。 很多老人家喜欢打太极,转腰抬腿,这也可以使肛门肌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排便能力。 腹部按摩 方法为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对向按摩,每天 2~3 次。 饮水与膳食 适量饮水,可以湿润肠道,软化粪便。 多吃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萝卜、洋葱、韭菜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缩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促进排便。 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豆油等植物油,不仅有润肠的作用,还可以分解产生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 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这类食物可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蠕动,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也可以加强肠道蠕动。 改善肠道环境 首先应养成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哪怕是没有便意,仍要定时去厕所,久之可以形成一个反射性的排便习惯。 这个对小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一般都没有排便的习惯,如果不督促他们定时去排便,而且在喝水少、气候干的时候,他们能憋一个星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
|
来自: 昵称17447218 > 《便秘》